第05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8年6月22日 星期

《说文解字》 读法“六字诀”


■王坤山

漯河,《说文解字》作者许慎的故里。阅读、使用、宣传《说文解字》,是广大漯河人的历史使命。只要信心坚定,方法得当,《说文解字》并不难读。主要的方法是:查、联、比、译、研、写,六字诀。

一、查。就是查阅式阅读。《说文解字》是百科全书,博大精深,从哪开始?闲来无事,每个人都可以从查阅开始,从最简单的汉字开始。一二三四五,木火水金土;东西南北中,春夏与秋冬。如果发现《说文解字》的说法与自己的想象不一样,就要把这些不一样弄清楚、搞明白。通过查阅,不仅加深对这个字的认识,而且丰富与这个字有关的知识,就可以形成一篇读书心得。哪怕每月只查一个字,就能夯实汉字文化基本功。“一”,很多人认为是个非常简单的数字,查了《说文解字》,发现许慎说的和想象的根本不一样:“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古文一。于悉切。”查阅之后,知道“一”不仅是个数字,而且蕴含哲理意义,顺便可以弄清楚“太始”“道”“属”“古文”“切”等概念。

二、联。就是联想式阅读。任何一个汉字,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有与之关联的字。一是字形的联想。“一”,上面加一横就是二,加一竖就是丄(古文上),下面加一竖就是丅(古文下)。把联想到的字记下来,一个一个弄清楚。二是部首的联想。“一”,是个部首,属字有元、天、丕、吏,把这几个字记下来,弄清楚。三是连续的联想。由一而及二、由二而及三,由三而及王,由王而及玉,等等等等。联想一个字,弄清一个字,形成一个汉字链,长成一棵以“一”字为根基的汉字树。

三、比。就是对比式阅读。由一联想到二,《说文解字》:“二,地之数也。从偶一。凡二之属皆从二。”既然有地之数,就可能有天之数。通过对比,查到了《周易·系辞上》:“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这样,对比了一个“二”,就知道了天数、地数。然后,可以运用联想式阅读,再建立一棵以“二”为根基的汉字树。脑海中的汉字树多了,就会长成一片汉字的树林、汉字的森林。《五对照:我读<左传>的方法》在《漯河日报》发表后,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办公室主任李华强先生提出再加一对照:与《说文解字》引文对照。李华强先生说得很好,既可以作为阅读《左传》的方法,也可以作为阅读《说文解字》的方法。

四、译。就是译注式阅读。检验对一个汉字的理解程度,就是能不能将《说文解字》的说法翻译出来、疑难之处注释出来。由“二”联想到“土”,土部有坤。《说文解字》:“坤,《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坤,是《周易》的卦名,这好理解;从土、从申,也好理解。为何土位在申?我查了几个《说文解字》译注本的解释,都没说清楚。后来才明白,五行纳入洛书九宫,东为木,南为火,中为土,西为金,北为水。五行画成环形,东为木,南为火,西南为土,西为金,北为水。二十四方位图中,坤、申同处西南。所以,许慎说:土位在申。

五、研。就是研究式阅读。如果能把一个汉字及其关联字译注出来,就可以对这个汉字及其关联字展开研究,研究其字形、字义、字音、字源、重文、相互关系、历史意义及时代价值等,形成研究成果。《说文解字·女部》有媒、妁二字,古人常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文解字》:“媒,谋也。谋合二姓。”“妁,酌也。斟酌二姓。”谋合与斟酌有何区别?也就是媒、妁有何区别?《说文解字》的一些译注本查不出来,这就需要研究。原来,周代有同姓不能结婚的习俗,如果男女双方不同姓,就可以从中撮合,就是媒、说媒。如果是没有姓的庶民,或是不知其姓的流民,则需要用占卜、占筮等方法确定是否同姓,就是妁、斟酌。

六、写。就是写作式阅读。脑海里形成的读书心得或研究成果,还只是感性的东西,如果不变成文字,久而久之就会忘记。只有变成文字,过滤掉那些非理性的东西,才能由感性到理性,形成正确的认识。研究媒、妁之后,我开始动手写文章,写的过程中间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因为又牵扯到了姓、氏的区别,等弄清楚姓、氏的区别,却发现一个《说文解字》译注本对媒、妁的解释出了问题:“媒,谋划,谋划使两个不同姓氏的男女结合。”“妁,斟酌两个姓氏的男女(可否结合)。”这样解释,错了。周代,同姓不能成婚,姓不同、氏相同则可成婚。郑国的孔氏是姬姓,鲁国的孔氏是子姓,在周代可以成婚。宋国国君和他的大夫戴氏、华氏,鲁国的孔氏等,都是子姓,不能成婚,而宋国国君娶大夫之女为妻,违反礼制。所以,上述译注,应当去掉“氏”字。

有人说,《说文解字》里面有太多的字看不懂、弄不明。其实,如果不想成为《说文解字》专家或者文字学家,没有必要弄懂那么多字,掌握一些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也就行了。


上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