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姚晓晓
毕业季是收获的季节,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想用照片或者纪念册的方式记录这些感动。无论是欢笑还是汗水,都是孩子们的成长足迹。今年,向阳小学六年级(2)班的学生和老师选择用微电影的方式,记录下美好的小学时光。
7月28日,记者看到了这段微电影,并采访了参与拍摄视频的老师、家长及学生们。在这段简短的视频中,记录了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起登过的舞台、一起在武术比赛中获得的荣誉、一起挥洒过的汗水、一起分享过的快乐等。
“孩子们的童年只有一次,不能给他们留遗憾。如今,相处六年的孩子们毕业了,我想送给他们一个有仪式感的纪念品。”提起拍摄这个微电影的初衷,六(2)班的班主任孙晓丽很是感慨。
怎样把放暑假回家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怎样统一时间、统一服装?拍摄的内容怎样得到家长们的支持?这些成了孙晓丽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
“在拍摄初期,一些家长们觉得上补习班比拍微电影重要,怕耽误学习,所以把孩子们集中到一起很困难。后来,在孙老师和盛老师还有我们几个家长的共同呼吁下,孩子们最终都参加了拍摄。”学生家长燕威说。
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后,孙晓丽首先建立了“六(2)班最美时光群”,把所有问题都发在群里,大家共同商讨解决。有的孩子校服小了,孙晓丽给六(3)班的教师说明情况后,六(3)班教师亲自去借了她们班学生的校服,并送到了学校;孩子们的衣服不统一,崔乘溢的妈妈燕威个人出资为孩子们购买了篮球服;待这些问题解决后,他们决定在7月8日和9日这两天进行拍摄。
“由于天气比较热,我们就商量着把拍摄的过程集中在两天内完成。除了一位急着去郑州上学的孩子提前进行了拍摄,其余的孩子都是按计划集中拍摄的。”孙晓丽说。
为了保证拍摄中有良好的采光,导演要求拍摄时间为10点前和16点后。为此,孩子们5点左右就要到校园里试镜,下午的拍摄则要持续至19点才结束。为了给孩子们防暑降温,孙晓丽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纯净水,还有不少家长买来了西瓜和冰淇淋。
“有四个跳拉丁舞的女生自己策划、排练了舞蹈,经常练习到深夜。特别是拍摄最后一个镜头的时候,我和同学们手拉手走向操场的那个画面拍了很久。当时是中午,烈日炎炎。但我们为了追求最好、最真实的效果,反复试拍了很多遍。虽然头顶烈日,但是孩子们都笑得特别开心。”回忆起拍摄现场,孙晓丽满是感动。
在家长们的配合下,孩子们人生中的首部微电影顺利拍摄完成。“这几天,我正在整理孩子们这六年在学校生活的一些照片,准备制作成影集,让孩子们以后回忆起小学生涯的时候,可以不留遗憾。”孙晓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