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晓峰)我市坚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实施富民强市的重要抓手,将其纳入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持续健全机制、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创优环境,着力打造“双创”升级版,取得了喜人成绩:今年前6个月,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3405户,同比增长119.3%,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总量124780户,同比增长31.33%,居全省第一位。
健全机制,真抓实做。建立健全领导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目标考核机制,为创新创业站好台。市委成立“创新驱动合力团”,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新创业的领导。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创业政策的宣传落实。从2015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创业引导资金,支持各类创业平台建设、创业贷款贴息、创业活动开展。安排5000万元设立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用于支持各类初创小微企业还贷过桥周转、贷款担保等。2017年,全市科技支出达到4.13亿元,同比增长2.12倍。市委、市政府把“双创”工作纳入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体系,与各县区、市直30多个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施了目标管理,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参与、服务、支持“双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化改革,释放活力。聚焦“破解发展瓶颈”“提高审批效率”“打造阳光监管”,持续深化改革,为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全面实行“三十五证合一”改革,将发改、公安、财政等17个部门的30个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工商营业执照上,使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后即能达到预定可生产经营状态。同时,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准”的要求,放开准入领域,(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