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左素莉
“文学给我带来了快乐,累并快乐着。”8月11日,《奔流》文学编委、副主编游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游磊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从1992年开始从事媒体工作,在国家、省级报纸上刊发新闻作品多篇,曾获国家行业类报纸新闻奖,河南省委、省政府好新闻特别奖。
游磊说,初学写作的人要从自己熟悉的一切写起,写身边的人、事、物,并赋予真情实感,带着真情创作,作品的字里行间才能有温度,才能得到大家对作品的认可。别急于写作,把自己顿悟的东西进行一定的沉淀,待灵感而发时再写,灵感到来时,笔下才有可能升华。要深入生活,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要从生活中来,作家抵达生活的深度,决定了文学创作的厚度。目前,写散文这种文体的人很多,你熟知的一切都可以用散文这种文体去表述。散文必须要有思想性,个人感悟如果没有思想关联其中,就不能称为好的作品,思想性与文学性高度统一的作品才可称得上好的作品。
在谈到阅读的重要性时,游磊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博览群书能够汲取他人作品之长、补己之短,博览群书也能为自己的才智增加亮丽的光彩。
游磊说,自2014年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推出了繁荣文艺创作的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文学迎来了新的春天。举办文学讲座就是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通过举办讲座,让全市这么多的作家、作者相聚在一起交流文学创作经验,打破创作瓶颈,从而在文学创作之路上走得更远些。希望漯河的广大文学创作者都能真正以淡静的心态创作,在文字世界里构筑起另外的一个个自我,切不可为追究名利而创作,要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无愧于新时代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