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8月31日 星期

带孩子读《千字文》


■王晓丹

《千字文》是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习这本读物,由老师带着读,已经能完整地背出来。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千字文》的内容,我每天利用下班时间也开始重读这本书,好给孩子解释这本书的具体意思。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组成词句和成语,概括中华文化的精髓,负担薪火相传的使命。因此,在字数上有限制,在内容上有要求,这是一本煞费工夫的教科书。

童年是开发智力的最好阶段,也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期。幼儿教育专家一致认为,品格及文字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当孩子坐在妈妈怀里,手指翻过一张张崭新的书页,看着书中漂亮的图画,听着妈妈用温暖的声音读故事的时候,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和想象力都被调动起来了。也许孩子不太明白语句的意思,但知识的种子已经在幼小的心灵里开始发芽。《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之一,用1000个不重复的字,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饮食起居等包罗其中,堪称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夫。指出人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及以下四句讲的就是这个意思。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此章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宫殿盘郁,楼观飞惊”。京城之中汇集了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既集坟典,亦聚群英”,重在叙述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

学习国学经典,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提高思想品质的起点,从熟悉到理解。孩子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与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也会于潜移默化中更好地感受、认识、理解、继承和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