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蒿中刚
“我们大力推行‘一次办妥’‘互联网+政务服务’‘投资项目审批’‘双随机、一公开’等工作,使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环境更好、办事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优,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继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去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落实“阳光漯河”建设要求,推动交通部门权力规范运行。为推进服务型交通建设,市交通运输局依法履行和转变政府职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交通运输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全面履行和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事权配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责清单制度,梳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66条,行政权力462项全部在网上进行了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所有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
加强服务型交通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转变执法理念和工作作风,发挥行政指导和行政调解的作用,化解争议纠纷,提升交通执法水平,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清理审批服务事项23项,取消14项,下放6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办事程序,精简办事环节,压缩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
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梳理的67项依申请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交通业务事项的网上办理。加强对权责清单的动态管理,规范中介服务,取消烦琐手续,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办事难问题。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加强交通执法监督,开展双公示、涉企信息归集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活动,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塑造严格、公正、规范、文明的执法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