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广杰
儿时,父亲曾给我讲过老子骑青牛出关的故事,“上善若水 相生相成”的道理,似有丝丝春雨润我心田。几年前,因为要参加水韵沙澧读书会举办的《道德经》读书活动,我又重温过、恶补过这本传统经典,听了专家学者的讲解,我对《道德经》这部充满了东方智慧、在西方发行量也仅次于《圣经》的经典著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其博大精深,我只能借用书中的“无极”二字表达自己的感受了。
对于这部仅仅只有五千字,却涵盖了自然哲学、医学、政治、伦理、军事学等领域,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我的感悟太多。如果把这本书比喻成一座高山,我只能拿出山中的一片石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关于学习,《道德经》告诉我们要专一。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要为学日益,要循序渐进,图难于其易,要从基础做起,从小事着手;要坚持,要慎终如始。关于做人,《道德经》告诉我们,要有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的先见之明。要做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上善若水,学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风格,举止要有孔德之容,品德修养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锋芒毕露的人要学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要懂得“揣而 锐之,不可长保”的道理;做企业的做事要注意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富贵人家、成功人士要警惕“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教训,要体悟“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而“治大国若烹小鲜、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又给我们治国理政提供了很宝贵的经验借鉴。
《道德经》首推“道经”,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还有“知其雄,守其 雌”等蕴含的朴素辩证思想,影响的岂止是中国几千年的哲学,西方很多著名的思想家、艺术家,比如雨果、卢梭等人,甚至当代很“现代化”的心理学大师海灵格,也都在这本书中汲取精华和营养。
“德经”则告诉我们较为具体的处世修行智慧,比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提醒我们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红尘世界里,只有保持一颗淳朴的心和简单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健康、更快乐地享受生活,“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柔弱胜刚强。”这些话蕴含的哲理,不仅对我们个人有好处,且对团队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孙子兵法》中诸多用兵之道,都和《道德经》中的大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善战者不怒;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等。明末清初创立的太极拳,其理论中的“天人合一、四两拨千斤、以静制动、舍己从人”等,也和《道德经》中的“天下之至柔”、“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不敢为天下先”如出一辙。难怪有人会认为《道德经》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的柔道,又称柔术,在日语中是“柔之道”,就是“温柔的方式”的意思,比赛中,选手取胜的诀窍主要取决于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蛮力的对抗。日本文化渊源于中华文化的精髓,柔道的形成和《道德经》应也有相通之处吧。
“复归于无极”是本书二十八章的一句话,无极本是道家的概念,指的是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状态,我们可以理解为无穷无尽,也可以引申为最终的真理的意思。《道德经》的博大精深,我只能够叹为“无极”! 作者单位:市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