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姣
市实验小学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专门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真诚的志愿服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用行动影响他人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学校志愿者服务队以“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提升自我”为宗旨,为群众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支教下乡,和薄弱学校共同研讨教育教学改革之路;“党员微心愿”“全国助残日”,为孩子送去生活所需品和人文关怀;走进社区,发放“致市民的一封信”和《文明礼仪手册》,打扫卫生,以文明影响他人;在常态化城市清洁行动中,克难攻坚、反应迅速,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的表扬,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先后被评为“省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共青团先锋岗(队)”“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并获“市青年志愿者风采大赛(个人)优秀奖”。
志愿教育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教育无痕,市实验小学致力于在点滴间达成教育目的。平日里,学校发挥友善接力车、旧衣物回收站的作用,定期组织各班或个人自愿进行捐赠,联合家委会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各项爱心公益活动;双休日,到农村看望留守儿童,到军营体验生活;儿童节,到区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友谊联欢;重阳节,到市老年公寓开展爱心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享、学会奉献、学会做人。
在学校和老师无声的浸润中,学生们自觉组建了班级志愿者小分队,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沙澧河风景区捡拾垃圾、“环保日”到社区清除小广告、双休日开展文明交通体验等。今年暑假,每次城市常态化清洁行动中,总会有几个小小志愿者自发来到学校,和老师并肩作战,捡拾垃圾、擦洗护栏,成为街头一道别样的风景。
“微心愿”帮孩子圆梦
市实验小学积极与开发区河东李小学和清明李小学沟通协商,向农村留守儿童征集“微心愿”,并把征集到的“微心愿”进行汇总,向全校党员发布。党员志愿者们积极认领“微心愿”,并尽最大努力帮孩子们圆梦。
据了解,党员志愿者们先后走进开发区河东李小学和清明李小学,为那里的近100名留守儿童送上了崭新的书包、文具盒、画笔等学习用品,帮助他们实现“微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