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丽娟 张晨阳
一面面掩映在村庄院落的文化墙,引导群众崇尚文明;一个个先进典型的评选活动,激励村民崇德向善;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初冬时节,在召陵乡村的沃土上,处处涌动着浓厚的文明之风,焕发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召陵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创文”工作总体要求,拿出背水一战、奋力一搏的劲头,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乡风民风好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丰富为目标,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开展,让乡村居民享受到文明乡风的累累硕果。
移风易俗,让乡村风气好起来
为破除陈规陋习、改变不良风气,召陵区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各项创建活动。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精彩召陵”微信公众号等大力宣传有关政策及法规,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心;村内广播早晨和傍晚播放礼仪歌曲、传统孝德故事,在村镇文化广场、宣传栏和主要街道两侧的墙面上制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德故事、道德规范为主题的喷绘、墙体画,使传统经典和孝文化看得见、学得到。
完善村规民约。以全区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完善村规民约,制定村级红白理事会章程和红白事操办标准,各村喜事新办、白事简办成为新风尚,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树立典型。组织各镇、村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优秀党员”“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各类典型张榜公布、开会表彰,在全区上下营造出“德者有得,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招募农村党员、“五老”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利用扶贫日、助残日、节假日开展志愿者扶贫、义诊、法律援助、文化和政策法规宣传、清洁家园、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
各镇“新时代农村文明传习所”今年5月底前已经全部挂牌,镇政府周边各村“新时代农村文明传习站”也陆续挂牌。
文化建设,让村民业余生活更丰富
在召陵区各村文化广场上,白天唱戏、下棋、聊天,晚上跳广场舞的场景随处可见。随着全区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村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广大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