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晨阳 通讯员 马相武 陈 珂)年初以来,市工商局在实施“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登记、证照分离、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等改革举措后,又在今年10月份,研究出台了《漯河市集群注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对没有住所的企业,通过托管企业提供住所就能办理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登记。
集群注册登记是市工商部门针对创业者和新业态企业无固定办公场所的办照难题推出的一项创新性举措。集群注册是指一个托管企业的住所或经营场所地址,作为多个企业的住所登记,并由该企业提供住所托管服务,形成企业集群的登记注册模式。也就是说,企业无须自己租赁住所或办公场所,而是由有托管业务的运营公司提供住所进行工商登记。
“我市出台的企业集群注册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在总结吸纳全国其他省市先进经验的同时,有多项创新特点:一是把个体工商户作为集群注册的主体,走到了全国的前列;二是把产业园区等局部住所扩大到全市所用区域,适用范围更广,开放的区域更大;三是提供集群注册的规范合同文本,使改革措施更加便利、操作性和实用性更强;四是创新了事中事后的管理模式,明确了托管企业、集群注册的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的法律责任,提高了经营自律,促进了合法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市工商局局长宋耀生说。
截至11月初,市工商局开展此项改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增市场主体8926户,同比增长329.96%,其中新增个体工商户8156户,同比增长4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