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买保险的时候,都会纠结。先是纠结自己需要买哪类保险,然后纠结买哪家公司的保险,之后又纠结该花多少钱以及多少保额才够用。那么,不同险种的保额如何确定?
1.意外险
最大的特点就是保费低,保额高,哪怕一个产品又细分了两个或三个方案(计划),它们之间的保费差距也不过四五十块钱,如果手头没那么紧,直接买保额最高的那个方案(计划)就行。
2.重疾险
保额建议至少30万元,50万元为宜。这是从目前的重疾治疗和期间的收入补偿得出的保额范围。
不过再说明一下的是,哪怕现在你买了5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也不意味着从此一劳永逸了,可能过个一二十年,因为通胀的存在和医疗成本的提高,50万元保额只相当于如今的10万元、20万元,依然是不够的,所以重疾的保额也需要动态调整补充。
3.医疗险
由于是报销型险种,实际花了多少,先医保报销,然后减去5000元或1万元的免赔额,剩下的再悉数报销。现在的医疗险保额基本都是“百万”起步,所以无需纠结,全都足够用的。
4. 寿险
唯独寿险,不便直接给出保额应该买多少的量化标准。寿险保额需要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进行测算。
因为寿险的责任很简单,无非是身故或全残,并且买寿险主要是为了给家人留一笔遗产,供往后的生活使用,而各家的实际情况都不同,因此寿险的保额需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进行测算:
倍数法,是指以简单的倍数关系估计寿险保障的经验法则。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双十法则”,家庭需要的寿险保额约为家庭年税后收入的10倍。
生命价值法,生命价值是指个人未来收入或服务价值减去个人生活支出后的资本化价值。保额=个人工作期间收入的现值-个人工作期间支出的现值
遗属需求法,这个方法是从家庭需求的角度,假设某一家庭成员发生不幸后,给家庭带来的现金缺口。这种方法可以相对准确地估算保额,但会面临对子女教育金和养老金需求的预估不足或超额估算,导致保额不足或增加保费支出。
据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