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

公交车上 让座已成习惯


■本报记者 潘丽亚 吴艳敏

公交车上最后排还有几个空位,突然上来几位老人,你是“目不斜视”还是立即起立让座?这看似平淡的一个小举动就能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12月13日,记者乘坐多趟公交车,发现让座已经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

13日上午9点多,虽然已过了上班高峰期,但公交车上乘客并不少。记者在嵩山路乘坐105路公交车,只见车内基本上坐满了人,只留最后排的两三个空座位。在市实验中学站点,上来两位老人,两位年轻人赶紧站起来让座。听到老人连声道谢,一位年轻人笑着说:“看到年龄大点的人站着,我心里不得劲儿。”

无独有偶,13日上午10点半左右,一位妇女抱着孩子上了一辆108路公交车,一下子有三位乘客同时起身,给她让座。

一句“老人家,您坐这儿”或是“你坐吧”,听着普通,却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当天上午,记者共换乘6辆公交车,几乎每辆车上都能见到尊老爱幼的让座行为。尤其是临近中午时,在漯河小学附近,一位老人上车后,一名小学生赶紧起身让座,而老人坐下后,高兴地拉着孩子,让他依偎在自己身边,两个人看起来犹如亲祖孙。

“平时老师经常教我们要尊老爱幼,虽然我是小学生,但我比爷爷奶奶们站着更方便,平时习惯了给老人让座。”小学生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但他却告诉记者,让座这平常的举动,都源于平时老师和父母的教育。

公交车司机李师傅告诉记者,主动让座的现象一直存在,根本不需要提醒,年轻人为老年人、孕妇让座等情况经常发生。

采访中,有市民表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座是小事,折射的却是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