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盈
记得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
豪迈的老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泰斗金庸先生去世,与那些读着他小说长大的我们,永诀!
诀,听起来多么倔强的一个字,再加上一个永字,更是让人觉得决绝与凛然。
良宵引
这是一首描写月夜轻风,良宵雅兴的古琴曲,短小洗练,委婉清新。由漯河市古琴协会的琴师弹奏。
它最早出现在虞山派的代表作《松弦馆琴谱》中。《琴学初津》后记中说:“是曲虽小,而义有余。”“起承转合,井井有条,浓淡合度,意味深长。”乐曲虽然短小,却有器乐化琴曲的特点,是一曲美好夜晚的赞歌。
是的,这真是一曲美好夜晚的赞歌。
2018年12月14日夜,新闻大厦六楼字圣书画院,由水韵沙澧读书会主办的“文艺小方桌”第三期活动“书卷多情 江湖有爱——致敬那些疯狂看金庸武侠的岁月”如期举行。
上弦月下,斗室如春。一架古琴,两色人群,三朵雏菊,四支古曲,五幅字画,杯杯香茶,伴着一曲《良宵引》,一场没有刀光剑影、只有侠骨柔情的文字江湖大幕缓缓拉开。
漯河四高教师彭蔚亮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组对联,十四个字缩写了金庸的十四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读金庸先生的小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宏大而深刻的主题内涵让人热血澎湃,郭靖、胡斐、萧峰、令狐冲、韦小宝等众多人物形象,成为无数金迷的谈论热点。每次读金庸小说,他都会为小说独特的结尾拍案叫绝,综观十四部小说的结尾,真可谓:别致的小说结尾,花样的恩怨情仇。
卧龙吟
《卧龙吟》,又名《有为歌》,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的一段,十分感人。
卧龙,又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而在沙澧大地,又有多少为漯河文化事业默默奉献的杰出人才呵。
市沙澧诗词协会副主席云松先生,一直致力于对古典诗词的研究与创作,他在分享《金庸小说里的诗词元素》时说:“我们读金庸武侠小说,但觉其中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一方面在其久长的家学渊源,一方面在其博览群书、贯通古今。金庸先生虽与他的武侠小说一起已成陈迹,但他的作品对世人的影响却历久弥新,他的作品虽然如他自己所说有不完美之处,却注定了作为汉语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武侠类型,将会流传永久,他忧国忧民、负荷担道、悲天悯人的淑世情怀,将会永驻人间,不断地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温暖。”
多年来,金庸的武侠故事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他笔下书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也不仅仅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人物,更多的是一种侠骨柔肠的情怀,一种对于快意恩仇的向往。
如今,江湖仍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诗词,一句句刻的是何处相思,话的又是谁的人生?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有刀光剑影的江湖天下,更有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
《四张机》《水龙吟》《少年游》《苏慕遮》《洞仙歌》《破阵子》……金庸武侠中的诗词,你最爱哪一首?
酒狂
《酒狂》,古琴曲。相传为三国时期魏国阮籍所作。关于此曲背景,一说系当时朝政昏庸黑暗,士大夫阮籍深感与时不合。他为避免祸患,便隐居山林,弹琴吟诗,乐酒忘忧,引以为乐。此曲通过描绘混沌、朦胧的情态,以发泄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是夜无酒,但我们豪气冲云天;是夜无酒,但我们心中没有不平,有的只是对时代的赞歌,对金庸作品中家国情怀的感叹!
水韵沙澧文艺副刊作者、市建委工作人员贾鹤在《一见杨过误终身》中,尽述自己的女儿情怀。她说,有人说,武侠是成人的童话,我们在童话中编织梦想,抚慰人生的失落无助。在《神雕侠侣》这部爱情童话里,我从来都是只愿沉醉不愿醒。秋风清,清风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息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在最后的意象里,天高人远芳草斜阳外,杨过小龙女相携归去,至此,江湖再无伊人踪迹。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神雕侠侣》中,天真无邪的郭襄,在杨过摘下面具的那一刻,就把自己给定格了。在《神雕侠侣》的最后,杨过袍袖一拂,携起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了,再未回头。郭襄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此后的24年,她痴情不改,用尽所有力气也没有忘记杨过那一张脸。襄阳城破时,家人殉亡,她持倚天剑逃生。她40岁顿悟出家为尼,终生未嫁。
哪个有理想、有情怀的人,不曾为爱、为情、为江湖、为道义而癫狂过呢?虽然无酒。
沧海一声笑
1990年,黄沾受命为徐克的电影《笑傲江湖》谱曲,写了六稿,徐克都不满意。无奈之中,他随意翻阅古书《乐志》,看到一句话,“大乐必易”。心想最“易”的莫过于中国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他就反改成“羽、徵、角、商、宫”,到钢琴前一试,婉转动听,声色悠扬,颇具中国古曲风韵,于是就顺着写出了《沧海一声笑》的整条旋律。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水韵沙澧文艺副刊作者、郾城区商桥一中教师郑曾洋说,他最爱读《射雕英雄传》,一是它成功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二是它大气磅礴,在金庸武侠中最波澜壮阔;三是它的主题厚重,金庸小说是武侠,但是早已超越了武侠,这是真正金迷都明白的。《射雕英雄传》是他读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一部武侠小说,堪称武侠经典中的经典。当年为读它而付出的时间、精力甚至导致成绩一度下滑,现在想来,还是值得的。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水韵沙澧文艺副刊作者、源汇区大刘职高教师朱超分享《西风白马 乡关何处》时说,每个男孩子心中,都住着一位大侠。他身轻如燕来去无踪,在漫长而又伤感的青春岁月里,守护着一颗多情又脆弱的心灵。而今重读金庸,是从先生的《白马啸西风》开始的。不足百页的一本小书,却写出了纷繁复杂的爱恨情仇,让人手不释卷。我几乎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合上书,马蹄声起起落落犹在耳畔,让人回味。如同书中人物扑朔迷离的命运,小说的开篇就已扣人心弦。马蹄声里,豪侠夫妇血染黄沙,小女孩文秀生死未卜,由此牵出的线索迂回曲折、跌宕起伏。然而最让人唏嘘的还是文秀和苏普的那段有始无终的懵懂恋情。
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水韵沙澧文艺副刊作者、沙颍河管理局工作人员陈猛猛分享《越女剑》时,四次提到西施美到何种程度?吴王夫差因为她的美貌深陷温柔乡中不可自拔,最后身死国灭。作为阿青的情敌,西施可能要死在越女剑下,可当怒气冲冲的阿青赶来要杀她的时候,也被她的美貌折服,竟连杀掉自己情敌的心思都不再有了,而且甘拜下风,认为西施比范蠡口里说的还要美丽。篇幅短小的《越女剑》艺术价值的含金量十分高,里边有传奇、有神话、有武侠、有历史、有政治,还有刻骨铭心的爱情,全篇行文结构也极为精妙,尤其是结尾处余音绕梁,还顺便将“西子捧心”这个典故给点活了,可见金庸神妙之笔的无穷魅力,给读者带来无限美好的阅读享受。他使亿万华人从自己的武侠作品中读出有关人生的哲学,这才是在他所描写的如万花筒般令人目不暇接的武功背后,最能带给人启迪和感动的地方。
清风笑,竟若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在这个冬日的夜晚,一曲《沧海一声笑》终了,书卷也多情,江湖也有爱,就让我们把这豪爽的曲子,向尚未走远的金庸老爷子致敬!向那些疯狂看金庸武侠的岁月致敬!向曾经疯狂读金庸武侠的我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