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起,2019年春运中的除夕(2月4日)火车票将正式开售。伴随春运抢票大战进入“白热化”,不少热门线路的火车票都出现开售后“秒光”现象。很多旅客寄希望于五花八门的抢票神器,但一些抢票陷阱需要警惕。
陷阱一:抢票软件隐蔽选项让人多花冤枉钱
不少使用抢票软件购买车票的旅客会发现,自己购买的火车票,实际付费要比官网票价高。这主要是因为旅客在买票时,一些抢票软件出现加速包默认勾选的情况。
陷阱二:购买加速包也不一定能买到票
春运火车票难买,不少人寄希望于付费加速包,但结果却发现,加速包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抢到票。
其实,抢票软件的原理是使用企业级带宽或多个账户反复查询余票,利用技术手段代替用户提交订单,其下单速度要高于手动购票,但到底能否买到车票还是要看12306的放票情况,并非拥有优先购票权。
陷阱三:个人信息被泄露
旅客通过抢票软件购票必须提供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抢票软件平台有义务对其掌握的旅客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即便如此,仍无法排除平台工作人员出于私利,泄露旅客个人信息的情况。一旦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就有可能沦为他人倒票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工具。
2019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选取部分运力紧张方向列车的长途区段,在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上线“候补购票服务”功能。其速度、成功率都将优于抢票软件,且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
每位用户可提交1个候补订单、选择2个相邻的乘车日期、预订3张车票。
如果车票开售的第一时间没有抢到票也不要着急,旅客还有5个“捡漏”机会:
1.开售30分钟后,如有旅客未及时付款,车票会重新返回系统发售。
2.开车前15天,是退票高峰期。
3.开车前48小时和24小时,系统会放出部分剩余车票。
4.一般22点到23点是退票高峰。
5.每个停靠车站有一定比例的分配票额,如有未售完的票,开车前一天余票将再次出售。
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