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2月13日 星期

赛自力:打造业内知名品牌


■本报记者 张俊霞

三年多来,河南锐锋金刚石制品有限公司每年的业务量呈3倍递增。2018年,公司销售额约1200万元,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在市人社局组织的优秀创业项目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项目并获得资金、服务等多方面支持。

2月1日,记者到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河南锐锋金刚石制品有限公司采访。虽然临近春节,该公司车间内却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这是一家规模不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主要为金刚石修整工具、金刚石研磨工具和金刚石测量工具。“像奥迪、大众、长安等汽车品牌配件的制造商,还有业内闻名的西安航天发动机公司、秦川齿轮公司,用的都有我们公司的产品。”公司负责人赛自力自豪地说。

1986年出生的赛自力当过兵,开过饭店,从事过网络经营,但最后选择了从事自己并不熟悉的金刚石制造业。他说,当时他的几个朋友从事金刚石制品销售,从他们那里了解到相关信息后,自己就萌生了涉足这个行业的念头。赛自力说:“金刚石产品制造属于精密制造业,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进入门槛也高。这块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企业垄断。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也想给中国制造业争口气,让中国企业用上国内产品。”他的想法得到了几个朋友的支持。随后,他奔走于全国各地,在做市场调研的同时,向知名院校的专家、教授和专业技术人员求教。他逐渐摸清了金刚石制品的市场细分情况、行业发展状况,并确定了自己的产品类型。

2015年11月,他筹集近千万元资金,正式成立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加上他不到20名员工。“除了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我自己包揽了全部的销售工作。”赛自力介绍,“那时候真是压力巨大。”由于产品定位为高端金刚石工具制品,公司对接的必定是国内知名品牌制造商。他说:“为了让人家接受我们的产品,我就提出免费试用三个月后再签协议的方案。即便这样,仍然是困难重重。”

最艰难的那些日子,赛自力带着自己的产品站在人家厂门口一等就是两三天。最终,一些厂商被他的诚心打动,答应试用其产品。他接到的第一个订单正是试用过其产品的重庆长江轴承公司。当时,重庆长江轴承公司急需在8天时间内赶制一批产品,和其他厂家联系均没有结果,最后打电话问赛自力能不能接这单活儿,赛自力一口答应下来。“为什么我敢接这个活儿?因为我们可以保持一天24小时的生产状态,并且保质保量。”赛自力说。正是因为这次合作,重庆长江轴承公司成了他们稳定的客户,并且还为他们介绍了新客户。

凭着过硬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公司的订单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赛自力深知,对于高端制造业来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企业很难长期存活。为此,他与郑州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联系,邀请业内专家共同参与产品研发。目前,公司已获六项实用新型专利,还有两项发明专利正在审批中。

目前,公司员工已达30余人,员工收入也大幅增长,技术工人月薪在6000元以上。赛自力告诉记者,今年,他们还要扩大生产规模,目前正在筹建新的厂房。“我的目标是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争取在产品质量方面做到全国第一。”提起未来,赛自力踌躇满志。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