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刘彩霞
近日,市中心医院(漯河医专一附院)普外二科成功完成了一例A型主动脉夹层原位激光三开窗微创介入术,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据了解,此项技术填补了我市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空白,标志着该院在高难度危重血管病治疗及血管微创介入技术方面已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力挽狂澜 垂危患者获新生
近日,该院普外二科收治一名67岁的女性患者。经CT检查后明确为A型主动脉夹层,夹层破口距离冠状动脉仅17毫米,累及左颈总动脉、头臂干及左锁骨下动脉,受夹层影响,脑部供血不足,已经出现了意识障碍,随时可能出现夹层破裂导致死亡。这也是我省近年来救治升主动脉夹层患者中非常困难的一例。
记者了解到,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灾难性疾病。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一旦出现内膜层撕裂,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但却非常凶险。尤其是A型主动脉夹层,在其发病后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患者2周内病死率约74% ”该院主管医生任柯介绍说。
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主任刘清泉教授查看患者病情,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九院血管外科陆信武教授为患者制订了完善的手术方案,并连夜为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由于该手术风险极高、难度大,术中需要阻断双侧脑颈动脉并进行人工血液转流,对医生的手术速度、手术熟练程度等都有较高要求。
面对困难和挑战,刘清泉和医护人员始终保持严谨认真。手术在夜间2点左右开始,在陆信武教授团队的指导下,普外二科刘清泉主任团队与麻醉科、导管室精诚合作,首先建立脑部血供体外转流,使用经颅多普勒评估体外转流效果,以保证充足、持续脑血流灌注。随后,通过导丝导管将主动脉覆膜支架送入主动脉,释放支架封堵撕裂夹层破口,然后从颈动脉用激光给主动脉弓部三个主要分支开窗并置入小支架,造影显示脑部血供完全恢复,破口封堵良好,手术非常成功。
术后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目前已痊愈出院并恢复自主生活能力。陆信武在为患者感到高兴的同时,表示此次采用原位激光三开窗覆膜支架植入这种形式治疗这么严重的升主动脉夹层并成功完成手术,在我省尚属首例,全国范围也不超过四例。
精益求精 为患者健康护航
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肿瘤微创血管外科)是“河南省青年文明号”“漯河市重点专科”,该科于2004年获漯河市“肝胆血管外科特色专科”。科室拥有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医护人员组成的高素质医护团队,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治疗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在普外科许多疾病治疗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在省内尤其我市及周边地区享有较高声誉。2018年底,该科还成功完成两例被誉为普外科手术技术“珠峰”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据了解,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传统方法是体外循环下停心跳开胸做大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其手术复杂、风险高、难度大。术中需要阻断双侧颈动脉并进行人工血液转流,对手术速度,手术熟练程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概率高,创伤极大,术后病人恢复缓慢。刘清泉表示,随着血管外科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漯河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目前已开展包括开刀人工血管置换、介入大支架腔内成形及开刀与介入联合进行的杂交手术等胸腹主大动脉手术300例以上。刘清泉主任介绍说,微创手术采用血管微切口腔内介入覆膜支架置入,不用开胸及心脏停搏就能完成手术,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创伤小、恢复快,明显提高了重症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生存率,今后部分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可通过这项微创介入技术得到良好救治。
由于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罕见、凶险的疾病,对此,刘清泉表示,该疾病主要多发于老年群体,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结缔组织病、先天性心血管病、严重外伤等都可能导致主动脉夹层,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他还说,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有高血压的患者定期监测血压的变化,定期体检,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