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4月19日 星期

亲近土地


■特约撰稿人 梅丹丽

或许是出身农村的缘故,对土地有一种深入骨子里的亲近感。农村的一草一木,无不牵动我储存着浓浓乡愁的神经,只那么一眼,就醉进土地的芬芳里。

泡桐花开

正在路上走着,一阵风吹来,泡桐花甜润的芬芳迎面扑来。环顾四周,那一抹淡紫映入眼帘。没有绿叶相衬,它们的美丽有些突兀。泡桐花的外形像铃铛,在风中轻轻摇摆。风吹来了泡桐花的香气,也吹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小时候,泡桐花的盛开是我们的一种期盼。因为泡桐花的盛开,带来的不仅是春天的色彩,还有美味大餐。

泡桐花开放时,一场雨过后,地上会散落一些泡桐花。我和同龄的小伙伴,捡拾一些泡桐花拿来把玩。拿一朵泡桐花放到手心里,轻轻地揉一揉使花冠变软,然后放到嘴巴里,一手托着花身,一手握住花的尾部,轻轻一吹,泡桐花就鼓起了大大的肚子,再一使劲,泡桐花的肚子“嘭”的一声就炸开了。吹泡桐花这个游戏,我们乐此不疲,笑声也随着泡桐花的炸开炸进空气里。

泡桐花除了好玩,还很好吃。泡桐树比较高大,想够到泡桐花,要借长长的棍子来帮忙。大人们会在长长的棍子顶端绑一个短棍,做成“丫”形,用“丫”形的棍子扳泡桐花。瞅准一枝,一转一拧,一枝枝的泡桐花便应声落地,看着落地的泡桐花,我们心花怒放。喜的不仅是花,还有够花的过程。

把够到的泡桐花拿回家洗洗晾干,就可以做各种各样的美食了,可以蒸着吃,炒着吃。蒸着吃比较绵软,劲道一些。做成丸子也不错,放一颗到嘴巴里,软软的,香香的,瞬间觉得,这大概是世间最佳的美食了。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泡桐花可以用来果腹。青黄不接时节,它是人们的期盼,是人们的希望。

如今,社会进步了,物资丰富了,赏泡桐花成了一种诗意的情趣,够泡桐花成了生活的乐趣和点缀。无论身在何方,只要看到盛开的泡桐花,都能勾起根植于内心的乡愁。这一抹乡愁像泡桐花做成的美食,又香又软。

走进田野

友人从远方归来 ,我问她:“你想去哪里看看?我陪你。”她很干脆地说:“到田野随便转转吧。”对于友人的回答,我并不惊讶。因为常读她的文字,知道她归乡归的就是脚下的这片土地。当一个人看多了城市精雕细琢的美,故乡的田野会有一种百看不厌的吸引力。只要身处田野中,围绕着自己的风、树、花、草,就是最美的风景。

我们一起走进田野,看到一碧千里的麦田、依依的杨柳、金灿灿的油菜花,一起惊呼:“好美呀!”此刻的我们,不是被生活熏染的中年妇女,而是童心泛滥的小女孩。

她深情地望着青青田野,自言自语地说:“空气多好呀,风景多美呀,怎么看都看不够。”转而,她用清澈的眼神望着我,对我说:“丹丽,知道我们为什么喜欢你吗?就是因为你真实。就像这土地,你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

因为友人一脸的真诚,我不敢怀疑她的赞美。我是真实的,她也是。真实遇见真实,就有了真实的友谊。

随后,我们应一位朋友的邀请去一个乡镇参观。这位朋友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他关于乡村振兴的一些规划和思路。他认真地介绍,我们认真地听。他的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蹲下身子,扒开埋着种子的土壤的那一刻;他弯下腰,抚摸即将盛开的牡丹花的那一刻;他扶着新栽的树,为我们介绍树的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的那一刻……都是那么真实,真实得令人感动。

朋友因这片土地激情飞扬,友人因这片土地笑意盈盈。

我打趣地对友人说:“走过的每一片土地,看过的每一处风景,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写作素材,能走进你的文字,是我们的幸运噢!”

她笑了:“我们的一切都是大地给的,都是大地的赐予呀!”

相伴的时光是美好的。走在田野,风吹过脸颊,平日里的辛苦一扫而光。当心累了,身累了,一个人或者三两知己,到田野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大地的呼吸,大地的真实,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一个人是多么渺小,渺小到一切的劳累与忧愁都不值一提。田野好像充电器,只需走近,我们就会元气满满,只需走近,我们就找到了本真。

其他地方的风景再美,只要去过一次,就不想再去第二次。但是,生养自己的这一片土地却不一样,它已经深刻在骨子里,融进血液里。真可谓是乡音难改,乡情难断。

不管是欣赏泡桐花还是走进田野,都是在亲近土地,这是在亲近生命的本源,不用言语,就能收获一份踏实与喜悦,这些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感受,最怡人。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