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卫生健康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5月24日 星期

阳虚体质患者 趁夏天养阳气


中医认为,如果能在夏天养好阳气,不少顽固性的慢性病在冬季发作时,可以得到缓解。

阳虚体质的表现及症状

阳虚体质常有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体倦嗜卧、畏寒肢冷,同时有各脏腑相应病变而见不同症状,以心、脾、肾阳虚为常见。患者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人体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阳气是动力。《黄帝内经》中有云,“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也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一生难免有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医生介绍,大部分老年人都属于阳虚体质,气温稍一下降就会出现全身怕冷的情况。老年人基础病较多,心悸气短、消化不良、下肢水肿、浑身乏力的现象在老年人中十分多见,慢阻肺、气管炎、哮喘、颈肩腰腿痛等疾病,通常在冬天发作得更加频繁一些。

阳虚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喜食生冷、熬夜加班、压力过大、过度使用空调等情况,也会造成阳气的过度损耗,提前遭遇阳虚的情况。即使是孩子,由于先天不足,脾胃功能失调,容易感冒发烧、过敏、体质差、阳气不足。

夏天是养阳气的好时机

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是顺应时节变化,为的是维护人体阴阳消长的自然规律。很多人不理解的是,夏天本身气温就高,此时再强调养阳,不是会“火上浇油”吗?医生表示并不会这样。夏季虽然人体和外界都处于阳气旺盛的状态,但夏天也是容易“伤阳”的季节。气温高了人体易出汗,汗出多了,容易气阴两伤,气虚则易致阳虚。炎热天气里人们本能反应寻求降温,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各种冰镇饮料上阵,也会伤到阳气,这也正是夏天仍然要强调“养阳”的原因。

同时,夏季的特点,也决定了此时是治病的好时机。医生解释,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期间,人体阳气旺盛,体内凝寒之气正处于易解的状态,再借助外界旺盛的阳气,运用针灸或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的药物,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去除。再加上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此时贴“三伏贴”,药物最容易被吸收,因此此时用针灸和“三伏贴”,最容易恢复人体的阳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在家也能做的“养阳法”

很多人知道羊肉温补、韭菜助阳,所以一提到“补阳气”,常常就用这些食材进行食补,甚至还要加各种保健品,一股脑儿地乱补,反而会伤及身体。中医调养得从认清自己是什么体质开始。就拿阳虚体质来说,阳虚的患者很多,而不同的患者可能还有不同的“兼证”。比如有的患者阳虚之外还可能同时有阴虚症状,表现为五心烦躁,易上火、易怒,晚上睡眠也不好等情况。所以自己到底属于什么样的体质,需要如何对证调理,还得听听医生的意见。

如果确实是阳虚的状况,中医可以通过针灸、穴位贴敷、拔火罐等方法来调理。也有一些在家就能操作的保健方法。比如膝盖下方的足三里,就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穴位,经常揉按这个穴位,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都大有裨益。位于下腹部的气海穴、关元穴,小腿内侧的三阴交,也是艾灸的保健穴位。

医生提醒,“穴位贴敷”又称“三伏贴”是很多市民会选择冬病夏治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三伏贴”适合大多数阳虚体弱的患者,但瘢痕体质及过敏体质的患者并不适合“三伏贴”治疗。除此之外,一些急性、出血性疾病也不适合“三伏贴”治疗,如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都不适合“三伏贴”治疗。另外“三伏贴”治疗也须坚持,连续治疗三年以上效果更佳。

据《扬子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