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6月14日 星期

一箱小人书


■特约撰稿人 郑曾洋

周末,在家帮父母整理屋子,发现角落里搁着一个纸箱,上面落了厚厚一层灰尘,这里面都是什么东西?难不成是父母珍藏的传家宝贝?我很好奇,小心翼翼地拂去灰尘,打开纸箱。

就在打开的一刹那,我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猛地撞击了一下,鼻子发酸,眼前顿时有点模糊了。天哪!满满一纸箱小人书,这都是我小时候的宝贝疙瘩呀!好像是初二时吧,在父母的逼迫下,我已经与它们忍痛拜拜了,当时为此还哭了一鼻子,也还以为它们早就被父母真的给扔河里去了,没想到竟然现在还放得好好的!

看着这一纸箱小人书,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那些珍藏许久的记忆潮水般涌了出来……

小时候,我是那么喜欢看书。可是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时代,文化生活同样贫乏到了极点。想得到一本书,就跟平时想吃上一顿饺子一样难。好在还有小人书这伴随我整个童年的伙伴。邻居书贞姐的爸爸是个工人,家里有钱,经常有小人书看,这对我来说自然是极大的诱惑。记得有一次我到她家玩,看到她正在看一本《草原英雄小姐妹》,我便凑到她跟前看,她见我喜欢,就把小人书给我看,里面每一页配图生动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从此,我对小人书的喜欢一发而不可收。因为这个,我背叛了以前的“带头大哥”宏伟,成了书贞姐的“小跟班”,为的只是能从她那里看小人书。从《草原英雄小姐妹》《鸡毛信》《两个小八路》《渡江侦察记》到成套的《西游记》,书贞姐的小人书几乎被我看了个遍。小人书看得多了,自然就会画,我最喜欢的形象是孙悟空,所以画得最像。

我一直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小人书,光看别人的书,毕竟不是很甘心。当时,商桥镇书店的书架上,一本小人书1毛钱左右。于是,脑袋还算灵光的我常常以买铅笔、买演草本的名义向爷爷奶奶“骗”钱,有时候也向父母“骗”,对我的学习,家人一向是大力支持的,所以尽管那时候家里很穷,但每次“骗”钱都能成功,少的时候给1分2分,最多的时候给5分,多了不敢要,怕露馅,通常要存好久才能买上1本。

断断续续几年,我居然攒了好多小人书,《岳飞传》《三国演义》这样成套的小人书我几乎集齐。那些小人书,我除了自己翻来翻去看,还拿来跟其他小朋友交换,我一般都是拿一些故事单行本的小人书换我成套的小人书里缺的那一本,自己觉得好的小人书,一般不会出手跟人交换,除非遇到对我更有诱惑力的书。就这样换来换去,渐有规模。当然,误了学习。父母不是不管我,只是地里农活太多,他们管不过来。好在,我学习一直很好,父母一直都很放心。

在童年、少年那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把那些小人书当成宝贝,只要父母不在家,就偷偷地拿出来看,有时候也拿到学校里看。上初二时,除了小人书,我又迷上了大部头小说,特别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我看得如痴如醉,结果学习成绩下降很厉害,父母才出手没收了我的小人书,吓唬我说全都扔到河里去了。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对小人书太过痴迷,便和它们忍痛拜拜了。

那些小人书竟然还被父母保存着!尽管大都毛脸毛边甚至残破不全,但我那个开心呀,真的无法形容!看小人书的时代虽然过去了,但这个年纪的自己,也是有故事的人了,也该写点如“小人书”一样的故事了。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