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长发育最直观的是身高、体重的增长,但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变化也非常重要。比如孩子的视力发育就不是出生就完成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育,不同视力发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不相同。新生儿最好在出生一个月后做一次眼底检查,排除先天性眼疾。有眼病家族史的孩子、低体重儿、早产儿,更要重视眼睛检查。
从出生到6个月是宝宝视力发育最敏感的阶段,从看见光的那一刻起,他们的视觉功能开始迅速发育。到1岁,眼睛初步有了视物功能,能够分辨基本的物体、人、玩具等。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无法完成视力检测,孩子家长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外观。要注意孩子眼睛外观上的改变,比如眼皮上有没有长东西、眼皮的位置是否异常;孩子是否总流眼泪;眼球有没有发白等。二是行为。小孩视力出现问题时会有行为改变,如果有一只眼睛看不见,遮住视力较好的那只眼时他会出现明显的反抗和抵触;如果有较严重的散光和近视,孩子会出现眯眼睛看物体的情况;如果斜视或者弱视,孩子会出现歪头视物等行为。
3岁以后,孩子的眼睛和大脑开始发展精细的视觉功能。3岁儿童的视力为0.3~0.5;这个阶段的儿童若无法达到正常视力,就要及时查找原因,建议2~3岁时做一次散瞳验光,可准确筛查出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斜视、弱视等现象,如果有,应及时通过光学等矫正手段进行治疗。
6岁以后,儿童的视觉认知能力基本发育成熟。随着孩子开始上学读书,近距离视觉活动时间增加,眼睛有可能向近视的方向发展。家长应注意孩子学习时的坐姿,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多引导孩子进行户外运动,降低近视的概率。若发现孩子视力下降,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不要盲目配镜。
另外,任何年龄段儿童,双眼视力相差不应超过2行。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单眼视力在0.4以上就属于正常;一个5岁的儿童,单眼视力在0.5到1.0之间也算正常,但是如果一只眼睛0.5、另一只眼睛1.0,那就有问题了。一旦发现孩子的眼睛出现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的详细检查,越尽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市健康教育所(更多健康文章请关注漯河健康教育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