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旭
近年来,临颍县三家店镇潘庄村以文明守法村创建为契机,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民素质,村庄容貌和村民面貌焕然一新。
日前,记者驱车前往潘庄村。刚进村没多久,偌大的文化广场就映入眼帘。广场两旁是文化舞台和文化长廊,共同构成了村庄的文化阵地。与村民交谈后记者得知,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就会聚集在广场上,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以前大家聚在一起就是打牌,现在都喜欢在广场上跳舞。”村民卢爱平说,“时不时还有文艺队来村里演出,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
穿过文化长廊,一面面色彩斑斓的文化墙格外醒目。墙上的展板有村史村情、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制度、禁赌禁毒会制度、红白理事会制度以及部分村民的先进事迹等内容。带领记者参观的村党支部书记宋灿根表示,为激励村民参与文明守法村创建工作,针对村民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村民道德评议会每月进行集中评议,通报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并定期评选“好婆婆”“好媳妇”“美德少年”“文明家庭”等,发挥榜样的作用。
沿着文化墙往前走,记者来到村民宋复兴家中。因为团结邻里、热心公益,宋复兴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在他看来,这几年村民的素质确实有了极大提升,打架斗殴、撒泼骂街的现象不见了。宋复兴说,“村民都知道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尤其是贫困户。”
潘庄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去年才“摘帽”。这里的贫困户长期存在“等、靠、要”思想,在党员干部的引导下才逐渐内生脱贫动力。以前,贫困户潘学礼一家仅靠几亩田生活,三口人虽有劳动能力,但安于享受扶贫政策,不愿改变。后来,村里安排潘学礼参加种植技术培训,指导他种植经济作物,并安排他的儿子到郑州打工。如今,潘学礼一家成功脱贫,并且有了稳定的收入。在潘学礼心中,最想感谢的人除了村党支部书记宋灿根,还有驻村第一书记俎兆杰。“俎书记不知道往俺家跑了多少趟,给俺讲咋脱贫。没有他,俺都不知道日子还能过得这么好。”潘学礼说。
今朝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红。随着2018年潘庄村被临颍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守法村,精神文明已化为强大动力,引导潘庄村广大干部群众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