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8月12日 星期

召陵区走活乡村振兴大棋局


(上接1版)从2008年的10座大棚,发展到现在180多座,现在每年可以给农户带来纯利润近600万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支主力军。召陵区注重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仅今年上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3个,累计732个,累计认定示范社63个(国家级2个、省级4个、市级28个、区级29个)。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29150个,带动农户43000户,发展基地14.6万亩。合作社注册商标15个。新发展家庭农场2个,累计登记家庭农场77个。全区耕地面积40.8万亩,家庭承包经营面积37.89万亩,累计流转土地20.15万亩,约占承包经营面积的53.2%。同时,还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重点培育发展集科普展示、观光采摘、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精品园区、示范园区,即禾生现代农业示范区、召陵镇富硒产业示范园区、召陵区中宏种植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召陵区还注重建立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为大力推进农业联合体建设,该区狠抓政策扶持、强化绩效考核、注重培训指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用地保障、开展示范创建,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要求,目前,已培育省级联合体——源隆肠衣、瓜菜产业两个联合体。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特色农业,召陵区还积极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成功创办了“西瓜节”“红枫节”,进一步推动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以红枫、西瓜为媒,努力办好“西瓜节”“红枫节”,架起与四方宾朋沟通的桥梁;着力打造召陵区独特的品牌,通过“西瓜节”“红枫节”, 效益增加了,农民的种植热情也高了,开辟了具有召陵特色的精准脱贫新途径,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尤其是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是个大棋局。召陵区坚持统筹谋划,精准聚焦阶段任务,科学把握节奏,梯次推进乡村振兴,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和乡村建设短板,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分步实施,推动不同镇村、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有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落子走活乡村振兴大棋局。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