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文博
近年来,源汇区阴阳赵镇中心小学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统领,以社团建设为特色,以坚持以“学科育人”和“活动育人”为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特长,陶冶情操,提升综合素质,努力为师生搭建平台、创造环境,着力打造优质教育。
用经典浸润人生
2013年开始,阴阳赵镇中心小学进行了以“悦读畅写”为主题的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训练。经过努力,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均有较大提升。
该校引入国学经典,力争“用经典浸润人生”,做到将课外阅读课内化,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因无人照管,课外阅读形同虚设的现状。每年5月上旬,该校都会举办“经典少年”大赛,让全校师生和诗词为伴,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在写作上,该校提出“删繁就简,解放自己”的教学方法,主张让学生“酣畅淋漓、主动自由地写”。创编《我们的作文书》《我们的图画书》, 为学生搭建发表作品的平台。学校以“一手好字 相伴一生”为目标,坚持实施“每天二十分钟写字练习、每月一次写字验收评比、每期一次优秀书法作品展评”的制度。
打造校园文化名片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发展,给全体师生搭建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2017年,该校精心打造了校刊——《初阳》,刊登的作品均来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校刊里所讲述的校园生活,视角新颖独特,内容丰富,展现了学校风貌,及教师和学生的别样风采。《初阳》的创办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学校会定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并对优秀作品的作者授予“作文秀才”“作文探花”“作文状元”“作文大学士”等称号。经过两年的辛勤耕耘,《初阳》已成为阴阳赵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社团活动精彩纷呈
在阴阳赵镇中心小学,“粉墨生辉”“小旋风足球”“童心童绘”“魔幻世界”“琴音飞扬”“童年剪影”等一个个充满活力、异彩纷呈的社团吸引着学生们。学生们在活动中发展特长、提高素养,也使自己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该校打破年级、班级、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校内“大课堂”走班模式,学生可以在戏曲、足球、篮球、武术、剪纸、魔方等多个项目中进行选择,最大限度地优化了学校资源。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了成长和自信,也收获了荣誉。在市里举办的“童心向党”庆祝建国70周年暨乡村少年宫才艺展示中,该校节目《出塞》喜获特等奖;在市第七届“金笛奖”声乐、器乐电视大奖赛中,该校学生凭借歌曲《天之大》,获声乐类少年组二等奖;在“尚书房杯”市第十一届少儿艺术节活动中,该校口风琴合奏《欢乐童年》获器乐类儿童组二等奖,情景剧《期盼》获声乐类少年组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