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9月3日 星期

“加减乘除”优服务 招才引智促发展
——市人才交流中心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掠影

■本报记者 张俊霞

今年以来,市人才交流中心以“优质服务、阳光服务、贴近服务”为载体,主动做好“加减乘除”法,持续优化人才交流服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主动服务做加法。主动加强与我市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人才需求和项目需求调查,今年以来共联系各类用人单位300多家,征集人才需求信息,征集项目需求信息,积极将相关信息发布到省级平台,为企(事)业单位做好招才引智服务工作。结合企(事)业单位需求,在每季度开展一次外出招聘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6个知名高校招聘的活动,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集聚更多优秀人才。

简政亮权做减法。对人才交流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规范了办理流程,先后取消了人事代理服务费、档案保管费等收费项目。将全部公共服务事项通过门户网站、业务公开栏进行“亮晒”,杜绝暗箱操作,接受群众监督。继续实行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和求职个人“双免费”入场,求职人员实现了一周内找到工作,达到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双满意”。

创新举措做乘法。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载体,有效激活人才交流服务乘积效应。优化漯河人才网(河南食品行业人才网)功能,搭建企业招聘和人才求职高效网上供需对接平台。建立了漯河人事科长QQ群、主动加入行业人才联盟微信群,及时接收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开展针对性服务。努力完善人才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模式,增设了门户网站、人才网站、政务微博渠道,提升了服务效率。

改进作风做除法。建立健全服务承诺、汇报督办、考核奖惩等内部管理工作机制,实行有错无为问责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对违反工作纪律现象严肃查处。在服务窗口开展改进作风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服务、提升服务效率。改“等客进门”为“上门服务”,先后开展了人力资源服务进产业集聚区、大学生就业指导进校园等专项活动,现场开展人才供需对接活动,极大地方便了企业招聘人才和各类人员求职。

通过主动做好“加减乘除”法,该中心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取得了帮企业解难题、使人才得实惠、让党员受教育的多赢效果,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