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9月6日 星期

洒下爱的阳光 收获桃李芬芳
——记郾城区城关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张毅
图片由张毅提供

■本报记者 杨 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在从教六年的张毅看来,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美德。六年来,他坚守三尺讲台,捧着一颗爱心,以爱育人,乐此不疲。

对事业,倾注一腔热爱

2013年,25岁的张毅踏上了教育工作的热土。在城关镇中学,当他面对着一张张求知的面孔、一双双信任的眼睛时,一份为人师表的责任感与日俱增。他告诉记者,这份责任感始终激励着他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每天清晨,张毅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安排一天的班级工作。每天傍晚,当校园逐渐恢复宁静,他还不舍得放下手中的教案,有时直到夜幕深沉,他才带着书本回家,继续伏案工作。在家里,他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几口就开始工作,实在累了,就倒在沙发上睡去。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他的身体出现了状况。一次,他发烧不退,嗓子又干又哑,可是他没有落下一节课,坚持着陪最后一名学生完成作业,才踏着夜色去诊所打针。新婚后,他牵挂着学校的工作,没有休完婚假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对学生,当成子女疼爱

张毅常常把高尔基的一句名言挂在嘴边:“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老师的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人格的养成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

刚到城关镇中学时,张毅就接手了一个特殊的班级。这个班上的学生有许多是单亲家庭的子女,还有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督和关爱,这些学生普遍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还染上了偷窃的恶习。为了及时纠正这些学生的心态和品行,张毅开始了他的实践。每天中午,他都带着学生们喜欢吃的食品,留在学校里和大家一起用餐。整整一年,他几乎没有回家吃过午饭。放学后,他将这些学生留下来,辅导他们把作业做完。平常,张毅一有机会就对他们的进步提出表扬,还发给他们一些小奖品,让他们体会到付出努力后收获回报的快乐。渐渐地,班级里丢东西的情况少了,好人好事多了;不写作业的人少了,踊跃回答问题的人多了。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在张毅的班里,有一位叫丹丹的小姑娘。由于从小左耳失聪,她说话时发音不是很准确。张毅观察后发现,丹丹上课时从不爱举手发言,下课了也不和同学们聊天。经过了解,原来是有同学说听不懂她讲话,无意间刺伤了她的自尊心。了解到这些后,张毅随即组织了一次以关爱同学为主题的班会,又安排几名班干部带丹丹一起做游戏,还常常在课堂上鼓励她发言。“现在,丹丹已经变成了一个开朗、乐观的姑娘。”张毅告诉记者。

对家长,注重沟通交流

在孩子的成长中,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张毅发现,一些孩子的家长总以工作忙或文化水平低为由,将自身的教育责任一推了之。为了唤起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他一趟趟地找他们谈心,向他们讲述家庭教育缺失的后果,还把孩子的作文读给他们听,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心声。张毅的真诚打动了他们,这些家长不但改变了教育子女的态度,还和张毅成了朋友。每学期开学,家长们甚至自发到班里开展卫生大扫除。

寒来暑往,张毅用阳光般的爱守护着班级里娇嫩的“花朵”,伴他们吐露芬芳。近年来,张毅获得了郾城区“模范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