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姣
十三年的风雨教学路,让王红英深深爱上了教育这一行。她说:“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能做的就是全心全意地去爱学生,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我希望能用我和学生们的故事记录时光,也用我的执着演绎事业的精彩。”
爱生如子 细致入微
2006年从商丘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后,王红英就走上了三尺讲台,在黑板前的这方寸之地挥洒她的青春与汗水。早六点的晨光里,有她往学校的身影;晚九点半查完寝,星光下有她回家的脚步。
面对一群十三四岁的少年,王红英耐心地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寓教于乐,严于要求。班里的学生小刚(化名)开学前腿部骨折,王红英怕他耽误了课程,特在周五师生都离校后,单独给他补课,一补就是一个学期,直到孩子的腿伤痊愈。为学生们批改作业,她总是忘记吃饭的时间;学生们在餐厅为她带回的菜饼,也常常是凉透了还没顾上吃……
王红英总是自费买一些小礼物送给给学习有进步的学生。王红英说:“这些东西不值什么钱,但却很有意义,能让学生有成就感。因为这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也能激励他们不断成长。”班里的学生小乐(化名)是住宿生,父母离异。刚进班时,他行为习惯差,还爱欺负同学,但英语书写很有几分秀气。王红英抓住这个闪光点,经常恰到好处地表扬他,渐渐地,小乐言行举止文明了,成绩也慢慢提升。后来,小乐还被同学们选为班级监察员,成了班干部。小乐也十分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他明白都是王老师的耐心教导使然,于是,他送给王红英一支粉色的折纸百合花,花蕊里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王老师,谢谢您……”
王红英有着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洞察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班里有位女生叫田小青(化名),王红英初见她时,为她脏乱的头发和脖子里的层层灰垢感到很吃惊,这个学生怎么会这么邋遢?她询问了几位同学,又和田小青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得知不久前田小青家中有亲人过世,而且她不满父母的唠叨,变得十分叛逆。晚上查寝时,王红英给她打了一盆洗脚水,第二天依旧如此。第三天,她给田小青写了封信,不谈学习和大道理,只说人们为什么要讲卫生……周末返校时,田小青已经是干净整齐的面貌。王红英说:“有些缺点是可以批评的,但有些不可以。我们要找对方法,在不伤及他们自尊的情况下进行引导,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班级管理中,王红英让班长总管班级事务,值日班长和轮流监察员负责当天的日常管理和优劣记录工作,对每位同学实行量化分制,分每周五进行总评。设立“小组PK我最棒”“班级量化NO.1”和“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三个等级,优胜者照片贴入班级光荣榜。这样的管理,为班级营造了一个班风纯正、学风浓厚的良好氛围。她所带的班级连续多次获得年级优胜班级,学生日常量化跑操、寝室量化评比等均在年级里名列前茅。
学无止境 爱好广泛
教学之余,王红英十分注重提升自身学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做最好的老师》等优秀作品是她翻阅过无数遍的枕边书,读书和学习让她受益匪浅。王红英还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她喜欢阅读、写作、摄影。在校艺术节活动中,她抓住每个学生的特长,为他们量身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出彩的作品。演出时,她的学生个个神采飞扬,把王红英作品想要表达的意图演绎得十分到位,受到师生们的喜爱。
王红英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市级义务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面对取得的成绩,她说:“教育工作苦乐相伴,我要继续努力,不忘初心,把我的一切献给我钟爱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