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陶小敏)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建立了文明执纪、文明执法等长效工作机制,文明风气日渐浓厚,推动了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开创了新局面。
健全工作机制。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以来,市纪委监委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常态化管理,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推动文明习惯养成。
加强组织领导。固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场所,配备专职干部负责日常创建工作,做到“组织、制度、活动、经费”四落实。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副书记专门抓、创建办公室具体抓、其他部室配合抓的领导责任体系,形成了线上有人管、面上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长效运行机制。
加强谋划推进。严格按照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要求,制订《漯河市纪委监委文明单位建设规划方案》、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及创建工作台账,做到任务到科室、责任到人。常委会每半年研究一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工作推进情况讲评会,委创建办每周下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做到情况随时掌握、经验马上推广、问题及时解决、管理尽快到位,实现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队伍管理。建立完善机关干部职工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习培训、廉洁自律、环境卫生管理、请销假等制度,推动机关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研究出台《漯河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暂行办法》《漯河市纪检监察干部失职渎职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文件,不断健全内控机制,坚决防止“灯下黑”,着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
优化创建环境。市纪委监委坚持把优质的软硬件环境作为文明单位建设的有力支撑,努力打造办公环境“美”、人文内涵“浓”、文明程度“高”的良好环境。
注重打造优美的办公环境。狠抓单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干部职工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将机关环境卫生按区域划分,明确分给各部室,制订卫生工作评比考核办法,每季度开展一次检查评比。开展绿色环保节能办公专项行动,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开展绿色环保检查,推进办公电子化、无纸化,减少纸杯、塑料袋等一次性办公用品的使用。积极参加城市卫生清洁行动,组织干部职工到分包路段、社区开展卫生清扫20余次,为全市“创文”贡献力量。
注重丰富人文内涵。把增强干部文明意识和丰富人文内涵作为文明单位建设重点,坚持“两手抓、双驱动”,切实增强工作实效。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七有”要求,高标准建成党员活动室,购置各类书籍,满足党员干部学习需求;完善职工活动室设施,配备乒乓球、跑步机等运动器械十余组,满足干部职工健身需求。一手抓活动组织,开展年度读书笔记评比活动,选出优秀笔记集中展出;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倡树良好家风,宣扬家庭美德。
注重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实行台账管理,将每周工作完成情况、下周工作安排形成台账上传内网平台,做到周有安排、月有小结、季有汇总、年有报告。注重协调反馈,对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加强沟通协调,制订全面细致的工作预案,有条不紊地推进落实;对委中心工作,强化内部协调,主动提出建议,助推工作落实。强化督查督办,围绕市纪委全会部署任务、常委会议定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和委领导安排、要求的重点工作,通过《督办通知》、电话督办等方式跟踪问效,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加强创新评比,年初由各县区、市直各单位、机关各部室上报1~2项创新项目,年底评出一、二、三等奖,调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创新争先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健全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工作目标责任制、财务管理、纪律考勤等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