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琪
目前,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合作共赢的学习模式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召陵区许慎中学课题组通过学习和探究,摸索出了适合数学课堂的合作共赢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把个体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的潜能,让孩子们在互补促进中提高。在不断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关键,只有学生对内容感兴趣,产生好奇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小学生天真、稚气、好奇心强,因此,小学生做事、学习,常常是凭兴趣出发。可见,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之大,是任何学习品质都难以取代的。因此,施教的首要方式,就是要为学生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只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培养数学兴趣之目的。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听其言”。这句话告诫我们:师生间深厚的情感是通向育人的桥梁。倘若师生关系疏了、感情淡了,学生对教师就没兴趣了,自然就对你教的学科失去了兴趣,那么教的影响力也就弱了。没有感情的教育是一种说教,“横眉冷对”“一味指责”不会打动受教育者的心灵。这警示我们: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要关爱、要赏识,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用心培养与学生的感情,然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
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构建合作小组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构建合作小组。通过探索发现,每组4~6人比较合适,每个小组要好、中、差搭配,学生性格互补。讨论前每个成员先独立思考,记录自己想法,然后再由组长安排发言顺序。当组员发言时,其他人要认真倾听,最后集体讨论。我在反复实践中发现,每次小组探讨问题的时候,先让中等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发言,后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发表意见,这样可避免有的学生不动脑筋,人云亦云。组长负责组织监督,专人负责记录,总结汇报,分工不固定,定期轮换,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小组民主评价,及时给予肯定
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很重要。合作学习中的评价,不但老师对学生做评价,组内学生间也要互评,组与组之间要互评。评价时,既要评价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的情感表达、语言表达能力。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多用积极向上的语言,少责备。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要使孩子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要请求对方作出进一步解释。学生评价时,要教给学生怎样表达,如某某同学,我很赞同你的观点;某某同学,你真棒,我很佩服你;某某同学,你的方法我不同意,我认为应该是这样……合作共赢的学习模式,不仅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方法,使教学氛围更加活泼,可以使孩子们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
四、师生融会,提升效果
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角色融入小组学习中。在小组学习之前,教师要讲清楚问题的情境,开启小组活动;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小组内,引导孩子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者在每个组之间进行巡视,仔细地观察,对那些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要及时予以表扬,这样能够提高小组的交流能力;在小组学习完成之后,教师要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对这些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对自己的学习任务很明确,能自觉地相互交流,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参与面,使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合作共赢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乐于互助的良好品质, 同时也是对教师素质和其驾驭课堂能力的考验。在以后的模式探索过程中,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将继续努力,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使合作共赢的学习模式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召陵区许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