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彩霞)10月25日至27日,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青年医师急救大赛在安阳市中医院举行,漯河市中医院急诊团队斩获团体三等奖和多个个人奖项。成绩的得来不是一朝一夕,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参赛者的努力和汗水。
全力以赴备赛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青年医师急救大赛是由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河南省中医院及安阳市中医院承办。10月11日,市中医院接到邀请函后,急诊科主任麻晓抱着找差距、钻技术的初衷,组队报名参赛。
此次比赛设有800道选择题,100个急救方剂,102个急救穴位,还有心肺复苏、创伤急救、针灸取穴及针刺操作,CT、X线、彩超、心电图判读。参赛项目随机分配,参赛角色随机组合……距离比赛仅剩十几天的时间里,要熟练掌握这么多内容,并非易事。
市中医院副院长陈来恩非常重视赛前准备工作,要求急诊科主任麻晓和护士长袁菲全力配合,对三位队员进行全脱产集训,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比赛,鼓励参赛队员全力以赴、赛出水平。
得到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后,队员们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院进行操作训练,为了节约时间,累了就趴在办公桌上午休,晚上回家后,继续熟悉操作流程并背诵理论知识,直到凌晨才入睡。
为了更快地提高参赛选手的专业技术水平,急诊科主任麻晓、副主任李强对队员们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外科止血包扎、急救针灸操作、心电图判读、影像学判读等针对性辅导。在领队李强的督导下,队员们每天完成十个方剂的背诵,每三天完成一项操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队员们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急救技能越来越娴熟。
荣誉背后是辛勤付出
10月25日,市中医院急诊团队与全省近20个代表队的百余名队员同台竞技、他们精神饱满、胸有成竹,反应迅速、技能熟练,一展我市急救青年医师队伍的自信和风采。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他们在赛场上获得了可喜成绩:团体成绩第四名,荣获大赛团体三等奖;急救理论组付晓芳、杨磊分别荣获二等奖及三等奖;心肺复苏组杨磊荣获一等奖;针灸组张冰荣获二等奖;创伤急救组付晓芳荣获三等奖。队员杨磊被确定为河南省代表队队员,准备参加明年举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医师急救大赛。
市中医院120急救站作为我市最早成立的四个急救站之一,科内急救设备齐全,30余名急救人员均是来自院内临床一线的优秀医生。该科曾多次组织急救人员赴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抢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借着三甲医院复评的契机,市中医院急诊科不断完善绿色通道建设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流程,开展“每日一题”学习模式,加强日常急救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科内医生综合素质及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该科曾荣获全市2015年急救技术大比武团体一等奖、2016年全市院前医疗机构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一等奖、2017~2020年度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此次比赛,选手们不仅为医院争得了荣誉,还在全省中医急诊平台上展现了青年医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急救技能和默契的团队配合,彰显了该院青年医师在中医急救方面的实力。他们通过学习、交流急救知识与技能,了解了国际心肺复苏技术的新进展和新理念,达到了以赛促学、提高急救诊治能力的目的。下一步,市中医院急诊科将继续提高院内急诊综合实力,培养优秀急诊青年人才,推动医院急诊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