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时有发生。加强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和谐、提升公众幸福感。要促进心理健康,作为家庭和个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追求心身共同健康。每个人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多种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要主动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科学认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避免持续消极情绪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倡导养德理念,提高心理复原力。在身体疾病的治疗中,也要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当自我调适不能缓解时,可寻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及时疏导情绪,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发生。
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合理设定自己的目标。正确认识重大生活、工作变故等事件对心理造成的影响,学习基本的减压知识,学会科学有益的心理调适方法。学习并运用健康的减压方式,避免使用吸烟、饮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不健康的减压方式。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出不良情绪背后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进行调整,减少非理性的认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适当倾诉与求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促进心理健康还要重视睡眠健康。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工作、学习、娱乐、休息都要按作息规律进行,注意起居有常。了解睡眠不足和睡眠问题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睡眠不足时应及时弥补,出现睡眠问题时要及时就医。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改善睡眠,服用药物须遵医嘱。
培养科学运动的习惯对心理健康很重要。选择并培养适合自己的运动爱好,积极发挥运动对情绪的调节作用,出现轻度情绪困扰时,可结合运动促进情绪缓解。(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漯河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
市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