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1月8日 星期

灯台架散记


■余红丽

游灯台架,最让人开心的是一路潺潺的水声。踏进山门,听到水声,我心里一喜。人往山里去,水往山外流,溪流逆着我们进山的路,似乎在说:我从山中来,里面景色更美,快快往里面走吧!

溪水从山上下来,边走边唱歌。遇到低洼处,汇成一汪,清澈见底,却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有落差,它就来了精神,勇敢地往前冲、往下跳,溅起一阵阵水花,哗啦啦地好开心。

我想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抬头向山的深远处望去,一道瀑布隐隐约约挂在山崖上,那瀑布的上边,一定有山泉、有溪水的源头。我们朝着瀑布的方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快乐的源泉进发。

顺着溪流往上走,山路时而缓、时而陡。坡缓处可以悠闲地走着,像平常散步一般;陡峭处需扶着台阶旁边的栏杆往上爬。小孩子不顾父母的呼喊,手脚并用往上爬得很快;年长些的走一走、歇一歇,在子女的陪护下小心翼翼地一级一级往上挪。溪流有时远、有时近,轻快地歌调一直陪着我们,它的源头就在前面招手。

终于到了瀑布近旁,一道白色的飞练从天而降,轰然作响,飞珠溅玉般泻入下面的水潭。潭水清澈幽深,透着寒意,三面悬崖高耸,状若巨瓮。此潭形成于距今200万年的冰川时期,是典型的冰斗,温度在15度左右,冬暖夏凉。相传玉皇大帝的四公主和众姐妹因贪恋凡间,偷偷下界游玩不愿离开,随手拔下金簪划出一道瀑布,在这里玩水嬉戏。1995年夏,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字“天池”。一路上的溪水就从“天池”流出。

挥别欣赏不够的“天池”,我们继续向山上进发。震耳的水声送我们拐过一道弯,就爬到了谦门。为什么以“谦门”命名呢?走了过去我才明白,“谦门”之路有些窄,头顶的山石低低地压下来,刚好碰到头,经过这里的人要相互谦让,头要稍微低一些才能顺利通过。过了谦门,是“俯门”。那一节山路,是人工把山石硬生生凿开的一条路,游人通过时,需得弯着腰、低着头,俯首前进,可不就是“俯门”么。这两个名字不仅有趣,还富含哲理,颇有味道。通过了谦门和俯门,山路渐次曲折向上,已经听不到水声了。我想去看水的源头,不知道能不能到达。路旁边有细小的水流从山石细缝往外冒。

山上的树很多,最吸引人的是悬崖边上的树。它们站在崖畔上,根扎在石缝间,枝叶向着天空舒展开。我克服自己的恐高心理,小心翼翼地走到一棵树旁,摸了摸它的身子,树皮粗糙,上面裂开一道道口子,像一块块不均匀的鳞片。它长大一定非常不容易,可是它不畏环境的艰难坚持生长,努力向上。它不说话,静静地站着,尽情感受着我的抚摸、细听我的慨叹。它一直在等我吗?

崖畔上时不时还会有一株或者一丛丛的野菊花从石缝里钻出来,耀眼的黄色,在深秋的山中格外明亮,看着眼前一亮,让人心中一喜,爬山的累,被它们一点点冲淡。我想采一些,但被朋友制止了。是的,如果每个来爬山的人都采,野菊花早就被采完了,后来的人看什么呢?还有一些野菊长得太高,即使想采摘也够不着,它们在山腰的石缝间骄傲地对着我笑。

又转过一道山头,山路开始向下。我怀疑走错了路。明明是上山,怎么会往下走?一位有经验的游客说:这是上山的下山路。这句话有些绕,仔细一品,感觉还有些道理。向下走一段,水声又出现了。我顺着水声去探寻,只见一个小石潭出现在眼前,潭水里游鱼三两条,隐约可见,悠闲自在。绕过小石潭,踏着突出水面的石头,我向潭水流出的山涧石缝深处走去,里面传出潺潺的水声,我想我已经找到了泉水的源头。这里是一个天然的大石洞,四面的峭壁高数十米,仿佛一个天然的“井”,人站在里面,真像是井底之蛙。抬起头向上看,只能看到山峰尽头的一小块天空,我们像是坐井观天的青蛙。走进去,光线有些幽暗,凉风扑面而来,如果是夏日,这里将是一处绝好的避暑之地。那溪水的源头,就在高高的峭壁上面,从石缝间奔泻而下,挂成一道瀑布,汇入外面的石潭。我不知道那些水是如何爬上山又跳下来的,像是调皮的孩子,永远会带给人惊喜。走出天井,回望来时的路,都隐没在树丛之中,无处可寻。站在山脚下仰望的瀑布,此刻就在我们脚下,不停息地往下泻,似乎永远流不尽。原来,它还不是我想象中的溪水的源头。

距离山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太阳跑在我们前面下山,我们不得不返回。山上红叶向我们招手,是欢迎还是挽留?我远远地看着它们在黛绿、深绿、浅黄交错的山色中,火红地摇曳,对它们挥了挥手,一步三回头地下山。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