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晨阳
昔日的贫困村转化成充满活力的美丽乡村;曾经“脏乱差”的“城中村”变身大家眼中的香饽饽;党员有党员的样儿,干部有干部的范儿……如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不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田间地头、背街小巷处处可见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是群众最信赖的人,找得到、叫得应、靠得住,赢得百姓点赞。
力量下沉基层
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强化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每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舞阳县辛安镇刘庄村原为省级贫困村,按照“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总体思路,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和就业扶贫、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等帮扶措施,让每个贫困户都能享受两种以上增收帮扶政策,使基层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良性互动、共同发展。2015年,刘庄村实现了整村脱贫;2018年年底,刘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0多万元。
宽阔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型的生活广场……临颍县新城街道邢庄村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党员发挥带头作用。以前,邢庄村村民靠传统农业维持生计,按照“规划引领、自主改造、基础先行、划块开发、收益归村”的模式改造以来,村党委先后组织成立村民自主改造委员会、“村民之家”等村民自治组织,全村85%以上的党员成为推进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搭建了干事创业平台、凝聚了发展合力。由该村自主改造委员会主导的城市广场、水汀长街等10多个项目和400多户房屋拆迁补偿工作顺利推进。村集体每年出资1000多万元,为群众提供统一供水、统一供面、统一缴纳新农合、统一缴纳物业费等十几项福利,全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功夫下到基层
服务群众面对面
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红色阵地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群众想什么,党员就干什么。到居民家里征求意见和建议、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制作成台账并加快协调解决……这是郾城区龙塔街道巴山路社区党委全面开展的“百人进万户”大走访、大调研活动。该社区的天鑫现代城小区的物业是个“老大难”问题,居民和物业常年发生纠纷并多次上访。在此次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认真梳理,找到问题根源,通过多次协商,最终使居民和物业达成一致,有效解决问题。
“社区工作就是解决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源汇区马路街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勇杰介绍,马路街街道设立9个社情速递服务站,主要提供便民服务并收集辖区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社情速递服务站共解决各类居民反映的问题1000多个,为居民提供免费服务300多次,彻底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舞阳县辛安镇的村民也享受着党员贴心的服务。“今天有专家来讲小麦、玉米病虫害防治知识,我们专门赶过来听课。”村民乔凤兰对记者说。舞阳县辛安镇整合党建资源,高标准建成集便民服务、党建展览、多功能培训、农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填补了舞阳县综合型乡镇红色教育基地的空白。在辛安镇党群服务中心,时常有专家授课,为村民讲解选种、施肥、改良土壤等方面的知识,受到村民欢迎。
阵地建到基层
非公企业党建“一片红”
11月14日上午,记者到位于源汇区昌建广场4楼的马路街街道非公企业党建活力联盟,立马被荣誉墙、员工风采、企业文化等吸引。
“近年来,源汇区以新玛特、丹尼斯等大型商场为主的核心商业区持续繁荣,全市最大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昌建广场建成并运营。马路街街道非公企业党建活力联盟顺利组建,是我市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和尝试。”张勇杰告诉记者,该联盟成立了党建活力联盟流动党支部,通过党建凝聚年轻人、引领年轻人,以党建引领创新发展,培育契合市场、企业发展的文化气质,让党建变得时尚起来,充满青春和活力,走出了一条“旗帜红 企业兴”的共赢之路。
同样是聚焦非公企业党建,位于舞阳县的贾湖酒业集团投资建成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多功能党性教育基地——贾湖红馆。贾湖红馆总布展面积达1万平方米,分中共党史、非公党建、舞阳党史和企业党建四大部分,除文字、实物、图片外,还通过多媒体互动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峥嵘岁月以及集团在党的引领下跨越发展的光辉历程。
下一步,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将立足实际,创新方式和方法,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