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彩霞
人类所有的动力和行为都与大脑神经系统感觉统合功能有关。感觉统合(SI)是指大脑对个体从视、听、嗅、触、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对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感觉统合失调(SID)则是指个体的某一感觉系统、感觉系统之间、感觉系统与运动系统之间等的信息组织与整合不协调,导致信息统合过程发生异常,出现对刺激的不敏感或过分敏感等现象。感觉统合治疗是提供感觉刺激输入的控制,特别是从前庭系统、肌肉关节和皮肤等传来的感觉输入,使儿童能统合这些感觉,并做出适应性反应。
市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科设置了感觉统合治疗室。患儿经专业医生评估后,由康复治疗师每天进行一个半小时的治疗,配合羊角球、平衡木、脚踏车、跷跷板等教具。康复治疗师杨丽娜表示,感觉统合失调的核心特征主要为前庭功能异常、触觉防御异常和本体感觉功能异常这三个方面,儿童康复不是单一的治疗项目,多数患儿还需配合言语等其他治疗方法。
2017年,将近3岁的男孩明明在家人的带领下到医院检查。经测评,患儿有自闭症,并且触觉防御异常严重,不与他人交流。一进入治疗室患儿就大哭不止。家长表示,孩子抵触家人,晚上伴有睡眠障碍、情绪焦躁的情况。考虑到患儿情况特殊,康复治疗师叮嘱家长把康复治疗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每天用触觉刷刷孩子身体,帮助其脱敏并安抚其情绪。在治疗室内,孩子通过爬行、钻滚筒、旋转陀螺等活动刺激前庭。治疗3个月后,患儿不抵触进教室;半年后,能独自进入教室训练;一年后,孩子能与人直视,融入集体;2019年下半年,孩子进入幼儿园,目前还须保持康复训练。
另一名7岁男孩辉辉,因在课堂上好动,被家长带到医院测评,结果为中度多动症以及肢体运用功能障碍。治疗两个月后,孩子不再急躁,但是小动作较多,需要继续训练。
市康复医院医生提醒:家长要了解幼儿的行为,其视角不应只在某个单一因素,而要既注意心理因素,又注意社会因素以及生理因素。幼儿如果有违反常态的现象,应及时进行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