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从现在到年底还有不到9个月时间,按日子算不到300天,各级、各部门要以大决战的状态、倒计时的节奏,在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的基础上,按下脱贫攻坚“加速键”,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受到的损失补回来,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我们应当清醒看到,剩余的减贫任务依然繁重,且都是经过多轮攻坚没有啃下的“硬骨头”,有些脱贫人口还存在返贫风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受阻,扶贫产业受到冲击,进村入户帮扶工作也受到限制,给脱贫攻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直面挑战和困难。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出台并落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系列措施。广大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深入贫困村、走进扶贫联系点、来到贫困群众家里,加快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扶贫项目开工,积极解决贫困村民买难、种难、卖难的问题,千方百计把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将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市精准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春季行动,优先组织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优先安排带贫企业复工复产,推动扶贫项目及早开工,持续搞好产销对接、实施消费扶贫,促进产业扶贫和群众增收,更加关心关爱特困群体生活,及时落实好兜底帮扶措施,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安排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