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丽娟
通讯员 库耀刚
3月30日,位于召陵区东城产业集聚区的汉霖健仔食品有限公司内,自动化生产设备排列整齐,随时等待投产指令。
该公司第一条生产线项目从去年11月份开工到建成,仅仅用了60天时间。该项目的建成,是东城产业集聚区实施“腾笼换鸟”、盘活现有企业闲置厂房和土地资源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促进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展项目落地新空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东城产业集聚区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并举,大力实施“腾笼换鸟”,让产业集聚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如何更好更快发展——腾出新空间
随着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一些企业因为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和转型升级滞后,生产经营困难,甚至成了“僵尸企业”。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破解企业资产闲置、土地指标紧张,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等问题,成为东城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陈宝山经常思考的问题。
“必须迅速行动,腾出低效或闲置土地,引入新项目。”经过多次走访调研、摸底排查、专题讨论,陈宝山认为,只有实施“腾笼换鸟”,把“笨鸟”“死鸟”淘汰掉,培育和引进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才能促使企业浴火重生、脱胎换骨,最终推动东城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据统计,东城产业集聚区共排查闲置厂房18万平方米。通过企业拍卖、厂房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目前已解决15万平方米厂房闲置问题,占闲置厂房总面积的83%,既破解了企业资产闲置、土地指标紧张等问题,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如何转型提升——引进能“生蛋”的“新鸟”
景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引进新项目的一个样板。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