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芳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福祉,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十四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标志着我们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任务。“生态文明水平持续提高”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中国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满足了衣、食、住等最基本的需要之后,就会追求生活质量的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需求更为多样,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以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来满足亿万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尤其在生产生活环境方面更为严峻,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就需要我们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不断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进而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战略性决策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又是乡村振兴的有力驱动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富民强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当前,我国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历史投入少、欠账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还比较突出。正确处理农业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既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其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要求我们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也是科学发展之美、人文化成之美、民主法制之美以及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之美。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绿色属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全局,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