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PAGE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5月15日 星期

一腔深情育英才
——记2019年市“最美教师”、漯河高中化学教师康磊

■本报记者李文姣 他用自己火热的青春和勤劳的汗水浇灌理想之花,用沉甸甸的责任和大爱

■本报记者李文姣

他用自己火热的青春和勤劳的汗水浇灌理想之花,用沉甸甸的责任和大爱

情怀谱写青春之歌。他就是2019年市“最美教师”获得者、漯河高中化学教师康磊。

13年的一线教学经历,13年的班主任时光,康磊始终用爱感染着每一位学生,也见证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小杰(化名)的父亲不幸去世,母亲改嫁,他与叔叔相依为命,生活艰难,学习压力也很大。康磊了解到情况后,经常对小杰进行心理辅导、关心他的生活,为他争取各方面的补助和奖学金。2013年,小杰母亲因病去世后,康磊开始每个月资助他150元生活费直至高中毕业。小杰在康磊的关怀下勤奋学习、积极备考,性格也逐渐开朗,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

学生小颖(化名)于2016年顺利考上北京大学,成绩名列全省理科第二。三年高中生活里,康磊记不清和她谈了多少次心,讲了多少次学习方法,做了多少次心理辅导。但小颖每天几点到教室、几点离开、一天在教室待了多长时间,康磊却清楚地记

得。时间久了,他成了最了解学生的人。

在大家眼中,康磊是一位优秀的化学教师、负责的班主任、勤勉的学科组长。他一人承担四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经常从早上五点忙碌到晚上十点,从不叫苦叫累。他把专业教学分为“备、讲、辅、批、考、评”六大环节,要求自己做到环环有计划、环环有布置、环环有落实、环环有检查、环环有改进、环环有提高。

康磊还非常关注教育扶贫工作,每年都积极为贫困地区捐赠物资、募捐学习用品。他先后多次组织学生为身患骨癌的学生、身患白血病的学生捐款,为汶川、玉树等灾区捐款。

在青年镇葛胡村,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较多。第一次到葛胡村捐赠物资,康磊发现村里的教育状况很不理想,孩子满眼的求知欲刺激着他的内心。他跟这些孩子一个个交流,有针对性地准备他们最需要的图画书、学习用品、玩具等。每到休息日,他就到葛胡村为学生讲解习

题。高考后,他带着班里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到葛胡村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帮助村里的孩子树立远大理想。

他还响应党和国家政策,倾力教育帮扶工作,致力教育的均衡发展。2016年至今,康磊先后赴新疆伊吾、云南紫溪、广西宾阳等地义务支教。他与当地教师一起探讨授课方法和授课技巧,通过自己的示范、分享、帮助、鼓励,助力他们提高教学水平。

2016年高考,康磊所带的高三毕业班学生成绩优异,全班平均成绩640分,5人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李柯颖同学以706分夺得全省理科第二名、全市理科第一名,全班所有学生如愿考入“985”“211”等名校,他也因此被评为“漯河高中功勋教师”。

2007年工作至今,康磊出色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所教班级被评为市“优秀班级”,他讲的优质课4次获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他本人连续2次被评为市“优秀教师”,5次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4次获得省级“化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敬业

是职业道德的灵魂,它为

个人安身立命奠定基础,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活力。正是依靠敬业奉献,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敬业乐业的民族,必定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族;缺乏敬业精神的社会,难免被人诟病和轻蔑。

康磊就是我市众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之一。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