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病毒是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病原体。白蚊伊蚊和埃及伊蚊是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人类和灵长类是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登革热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发病最多的虫媒传染病。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灵长类动物感染登革病毒不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构成丛林型登革热主要传染源,蚊子通过叮咬带毒动物而形成病毒在自然界的原始循环。人类进入疫源地活动时若被带毒蚊子叮咬可感染登革病毒。在城市和农村地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
患者如果有东南亚等登革热高发区的流行病学史,并出现高热、头痛、皮疹、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皮肤大片紫癜及瘀斑、鼻出血、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出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我省有三次登革热暴发的历史,随着我市与东南亚等登革热高发区人员的频繁交往,输入性病例的风险性进一步加大,传播媒介白蚊伊蚊在我市持续存在,所以登革热在我市爆发的可能性不断增加。
目前,预防登革热没有特效疫苗,消灭蚊虫是预防登革热爆发流行的最重要手段。白蚊伊蚊主要在小型积水容器中产卵并在水中羽化成蚊,清除身边的小型积水容器可有效降低蚊虫密度。家庭、单位、学校主要孳生地有:储水池或缸、花瓶、水生植物花盆等有用的功能性积水容器以及竹筒、楼房反墚和雨水沟、地下室集水井等。外环境、公园等主要孳生地有:绿化带的塑料薄膜、废弃易拉罐、饭盒、塑料杯、废弃的汽车轮胎、市政管网的管井、竹筒、树洞、植物叶腋等。
清除蚊虫孳生地常用的手段主要有:1.翻盆倒灌、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2.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每5~7天换水1次并冲洗植物根部及瓶壁,大型缸池可放养食蚊鱼;3.治理轮胎积水,其他不能清除的积水如密闭市政管网的管道井或地下车库的集水井,可投放双硫磷等长效灭蚊幼剂;4.在蚊媒活动季节,出现登革热输入性病例的区域采用超低容量喷洒菊酯类农药雾的方法降低成蚊密度;5.在家庭采用挂门帘、蚊帐等方法预防蚊虫叮咬,减少疾病的发生。(了解更多疾病预防知识,请关注“漯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