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穆 丹
毕飞宇的《玉米》是由三个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故事连缀起来的小说。三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三姐妹,作者以她们的名字做每段故事的标题,用娓娓道来的笔法讲述了三朵生长于特殊时代的姐妹花试图改变农民身份,却最终在权力漩涡中迷失自我、黯然凋零的故事。
玉米是作者倾注感情最多的角色。作为村支书的女儿,她是村里姑娘们羡慕的对象;作为家中的长女,她早早地掌握了持家的权力,俨然一副家长的派头。她始终是有优越感的,这种优越感使她愈发争强好胜,她希望通过婚姻使自己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改变农村人的身份。最终,玉米到底成了飞上枝头的凤凰,她成了县里的官太太,有了体面的工作和殷实的生活。
然而,玉米真的幸福吗?或许连她自己都来不及思考,眼下她唯一的打算是为丈夫郭家兴生一个男孩,好让她目前的生活有更踏实的依托。爱情,似乎本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面对郭家兴下属客气地讨好,面对村民们艳羡的目光,她是满足的。此时,她看起来是权力的受益者,却不知不觉成为权力的牺牲品。她从小感受着父亲权力带给她的荣耀,当这种荣耀从生活中剥离,她心有不甘,要重新获得权力下的光环,哪怕以牺牲爱情和尊严的方式。
同样成为权力牺牲品的还有玉米的妹妹玉秀、玉秧。娇俏可人的玉秀在遭遇人生重大打击后走上了钻营算计、自轻自贱的沉沦之路。玉米三姐妹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却殊途同归地走向悲剧,这与她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自我价值感的迷失,是处在权力链条最底端的玉米三姐妹悲剧命运的根源。更可悲的是,她们的迷失完全是自觉自愿的,甚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玉米》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具影响力的40部小说。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社会意识形态动荡不安的时期。通过对小人物的书写展现了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的关联。经历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公平公正、安稳和谐的年代。回看这部作品,它对当今社会的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依然具有启示作用。从近段时间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热度的节节攀升,到女性主题电视剧《三十而已》的热播,新时代女性价值观再次引发热烈讨论。不同于玉米三姐妹,荧幕上的女性自信优雅、智慧果敢,她们是睿智母亲、是职场精英、是完美妻子。抛开这些角色,她们更是独立自强的自己。她们也曾跌落命运的低谷,也曾失落彷徨,但她们在挫折中汲取力量,将命运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她们不依附于任何人,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精进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她们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为更多平凡女性的成长提供了范本。
人生海海,以玉米为代表的三姐妹像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这让我们扼腕反思。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像稳健的舵手,乘风破浪地通往自己的既定目标,这更值得我们欣慰和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