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琳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及之前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谈到文化自信。新近出版的第三卷,收录了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在治国理政中的价值内涵,对于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自信为治国理政奠定价值根基
无论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还是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治国理政的首要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的先贤圣哲都孜孜不倦地寻求立身处世之根和治国安邦之道,积累了丰富的国家治理经验和政治智慧,是后人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善于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汲取了大量治国理政的智慧,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形象,夯实了治国理政的文化根基。
文化自信在治国理政中的价值内涵,缘于我们重视的文化不仅包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包含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在治国理政中的价值内涵,要善于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营养,掌握和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来破解治国理政实践中的难题;要善于弘扬“理想信念高于天”的革命文化,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号召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治国理政献策出力;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营造治国理政的良好文化氛围。重视文化自信在治国理政中的价值内涵,还有利于摈弃“一家独大”以及“唯吾独尊”的文化中心主义思想,有助于在交流互鉴中汲取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充分利用“非我”的各类文化精华服务治国理政的需要。当然,在多元化的话语主体以及多样化的话语表述环境中,我们必须坚持以民族的、世界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最大限度地消除治国理政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分歧,达到解疑释惑、增进共识的目的,形成推动治国理政发展的巨大力量。
文化自信为治国理政指明价值方向
治国理政是一项系统性、全面性、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实践活动,需要正确的价值方向领航,而正确的价值方向必然产生于优秀和悠久的灿烂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因此,以灿烂的文化指导实践,既能提升治国理政的文化涵养、增强治国理政的文化底色,又能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无我”“初心”等价值方向引领治国理政实践。
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必须要依靠人民和服务人民。因此,党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方向。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领导好、建设好、发展好这么一个大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需要大境界、大格局、大勇气,要以“无我”的价值方向为指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厚重的“无我”价值内涵,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都凸显出大无畏、大无私、计天下利的“无我”价值指向。因此,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无我”价值内涵,能增强文化自信心,提升文化自信力,为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提供价值方向。
文化自信为治国理政提供价值评判
文化自信之所以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深厚的自信,就在于文化的价值引领和价值评判的功能。科学的价值评判必能为实践指明前进的方向和推动实践的发展。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在治国理政中的价值内涵,就要坚持文化的价值评判标尺,促使人们在治国理政中能坚持科学的价值评判,坚定不移地拥护治国理政的路线方针政策。
中华文化历来以务实为主导,文化自信不是超脱尘世,而是要立足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非知之难,行之惟难”等文化价值评判理念贯穿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字里行间,彰显了其对务实文化理念的践行和自信。重视文化自信在治国理政的价值内涵,就必须坚持实践性的价值评判,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求真务实的文化自信姿态推进治国理政。
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需要文化滋养和引领,也需要文化提供顺应时代发展的价值评判。文化自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因此,重视文化自信在治国理政中的价值内涵,就要发挥文化在时代发展中的价值评判功效,促使人们形成顺应时代发展的文化价值理念,确保文化自信彰显新时代的文化特征和文化方向,根植于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