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

综合性学习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付文涛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能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全面发展并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综合性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积累生活 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的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谢大光《听泉》中的一段描写:“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这段文字由山泉“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联想到绕膝爱女,绘形传神,亲切自然。“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一语双关,怜爱之情充溢于胸。为什么作者能把山泉描写得如此生动可爱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实感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教师应当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文娱、体育、科技、参观、旅游、街头宣传、义务劳动等活动,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生活、欣赏生活。

提倡模仿 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可以让学生获得切实的感性知识,又可以检验课本知识的真实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教师应结合当前语文教学情况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实践活动。比如,我们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这一综合学习课题时,鉴于它有三项活动可供选择,一是“风流人物谁与争锋”,要求列举十位心中的偶像并配一二百字的简介;二是“丰功伟绩到处传扬”,要求选一两位喜爱、敬佩的历史人物,讲述其事迹,总结其品质;三是“豪情满怀吟诵华章”,要求每人选自己喜欢的诗文,并声情并茂地朗诵。三项活动都偏重于让学生从历史资料和古文典籍中寻找人物。通常我们会指导学生从历史教材、历史故事中去寻找,或到网上搜索,不需要太长时间就能完成。其实,就目前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来说,可以不查资料来完成这项工作,但学生的热情不高。我决定另辟蹊径,从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出发,把调查对象略加修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调查、打听我们本地的“风流人物及其故事或诗文”,并为学生提供几条线索:一是根据地名特点寻访、探究;二是根据地方文化档案馆或地方志查找;三是采访地方文化专家,或向老人打听有关传说或记载。

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进来。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作为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必须学会对学生客观、理性评价,不论是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应该让每位学生有成就感,让其感受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要做到这些,首先教师要能客观地描述每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及表现,要重点突出他们的积极性;对每位学生的表现以积极评价为主,不足之处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其次,正确发挥合作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相比较而言,学生在年龄、知识层次、心理范畴等许多方面具有共同性,易于交流、易于沟通。让他们以各自的兴趣爱好分组,有利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三,存同求异,鼓励创新,从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知识结构来看,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学习活动中涉及的内容是相似的,但老师要善于从共性中发现不同之处,并恰当评价,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并逐渐培养整个班级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合性学习不仅对语文教学有很大帮助,而且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和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确实值得每位语文教师重视。愿每位教师都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召陵镇第一初级中学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