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度肥胖可能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障碍、哮喘等一系列疾病,是影响孩子身体发育与心理健康的双重“杀手”。
许多肥胖的婴幼儿会爬、学走的时间往往晚于正常体重的同龄儿童。由于下肢负荷过重常常会出现“O”形或“X”形腿、扁平足;由于骨量累积减少和骨骼强度下降,使日后骨折、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及骨质疏松的风险较正常体重人群大得多。儿童期肥胖的孩子体型常常显得高大,需要注意的是,肥胖的儿童骨龄和性发育提前,成年后反而身材偏矮。
除此之外,年长的儿童会注重自身外表,常常害羞、自卑、缺乏毅力、自我畏缩、逃避社交场合,这对其性格、气质、能力的发展有久远的不良影响。那么,如何预防儿童肥胖呢?
儿童肥胖的预防重点要抓住肥胖发生的关键期,即母孕期、婴儿期(出生~3岁)、脂肪重聚期(4~5岁)和青春期。母亲孕期应避免营养摄入过度;婴儿期鼓励纯母乳喂养4~6个月,在生后前4个月不添加固体食物,每月测量并记录体重,发现增长过速,应少给、晚给固体食物,尤其是谷类,代之以水果和蔬菜;对学龄儿童和青春期少年,要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鼓励多吃水果和蔬菜,去除或减少饮食中多脂、含糖的食物,限制摄入高能量、缺乏微量营养素的食品,限制摄入加糖饮料,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育运动或体力活动。对已经肥胖和潜在肥胖的儿童要进行饮食调整、给予运动处方、行为改善,必要时要到正规医院治疗。魏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