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

家校共育 助孩子健康成长


做好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要从破解以下难点入手。

首先,学校和家长要统一认识,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育人的重点任务,并从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出发,安排好学生的生活与学习。

孩子沉迷网络和手机,是后疫情时代学校和家长尤其要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总结了孩子沉迷于网络与手机的原因,主要是生活太过单调、在生活中得不到积极的肯定和成功的体验、与同伴没有更多的话题交流、碰到困难时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排解。家长和教师不能只看到孩子的行为,更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看到他对生活的感受、看到他对自己或对他人的期待和心理需求。这些需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人就会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其次,学校和老师要把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作为家校共育的重要职责,切实提高家长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一是安排好孩子的学习生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比如和孩子一起制作全家的作息时间表,让全家过有规律的生活;二是让孩子与世界有更多的联结,充分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出对生命的热情;三是学会亲子沟通,进行高质量的陪伴,提升亲子关系的质量;四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在阅读中寻找情绪宣泄的办法。

最后,提高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尤其是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包括特殊儿童教育的能力。

目前,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价值观等方面,很多教师的家校合作胜任力不足。提高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要从读懂孩子开始,逐渐提高专业性,科学育人、科学教子。

比如在应对校园欺凌事件时,一要读懂孩子的年龄特征,青春期阶段孩子大脑发育不平衡,导致这个阶段攻击事件更频繁、影响更大,所以要丰富青春期孩子的生活,把孩子的能量导向积极的地方。二要读懂孩子的自身特点。校园欺凌中的欺负者,往往更敏感地寻找和发泄与敌意相关的技术,要引导他冷静下来,不要只想到攻击性行为,要学会理性评估攻击性行为后果;而受欺负者自我评价较低,不能有很好的人际交往,所以要培养他的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三要读懂孩子的环境因素,了解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各自的家庭环境、同伴关系、学校环境的特点。

据《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