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学作品源自丰富的生活积累,而这些积累离不开三大能力: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培养三大能力。
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就是细心观察生活的能力。我们平常会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如果不留心观察生活,那么,写的文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汪曾祺写过一篇名为《自报家门》的文章,专门介绍了他是怎样成为一名作家的,文中他这样说:“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
汪曾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作家,是因为他从小喜欢观察身边的事物。想要写好作文,就要先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对生活有了观察,我们的作文就有了源泉。
感受能力
感受能力,就是心灵的敏感力。如果观察是用眼看,那么感受就是用心领悟。要有一颗细腻的心,才能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真情。冰心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她有一颗敏感的心。冰心在散文《往事》中这样写:“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当冰心看到荷叶为红莲花遮挡风雨,非常感动,想到母亲就像荷叶,自己像柔弱的红莲花,当风雨袭来,母亲总是为自己遮风挡雨。其实,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许多温暖的瞬间,这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就是超越现实的限制、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我们平时读的童话,饱含着作家的想象能力。安徒生笔下那个有着人面鱼身的小美人鱼,圣埃克苏佩里笔下那个离开自己的星球和玫瑰花的小王子,都是作家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科幻小说也需要极大地发挥作家的想象力。热映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流浪地球》。
小说开头,作者大胆地虚构了“地球停止自转”的情节:“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妈妈给我讲过我们全家看最后一个日落的情景,太阳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线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去,当然,以后没有‘天’也没有‘夜’了,东半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处于永远的黄昏中,因为太阳在地平线下并没落深,还在半边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长的日落中,我出生了。”
小说还有一个情节让人耳目一新,就是人类要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为了实现带着地球逃走的目标,人类在地球上建造了地球发动机,借助这些发动机的推力,地球才能远离太阳,寻找新家园。小说是这样描写的:“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版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地球发动机共有一万二千台,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各个平原上。”
想象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写作文时,需要用比喻、拟人和夸张等手法。运用这些手法需要丰富的想象,当我们说“小鸟在树上尽情地歌唱”时,可以把小鸟想象成一个人,让它像人一样的活动。
写作不是一件速成的事情,也不是仅靠积累好词好句就行了。写作需要我们平时细心地观察生活,用心地感受真情,培养想象能力。
张腾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