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2月16日 星期

孩子不服管 是你踩了这三个“雷”


说起立规矩,许多父母头疼不已:不是不想立,而是不管用啊!有时候道理也讲了,甚至怒骂呵斥,可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所谓的规矩就像个摆设,根本立不起来。其实,规矩不管用是因为我们在立规矩的时候,很容易踩中这三个误区。

1.用大人的权威,强迫孩子服从。很多家长一听到规矩,就认为代表着威严,是一种命令式的管教。然而,如果只告诉孩子遵守,却忽视告诉孩子规则的意义,这样的规则自然无法让孩子认同。比如,5岁的孩子在餐馆里拿着勺子敲桌子,他妈妈不耐烦地训斥:不许敲,听见没有。孩子停顿几秒,很快又敲了起来。妈妈怒了,劈手夺下勺子,大吼道:不许敲,再敲我揍你了啊!

妈妈认为自己把规矩讲得很明白,可为什么不能敲桌子却没有清楚地解释。其实,妈妈只要平静地解释:敲桌子会打扰别人,你也不想被吵到对不对?孩子理解了规则的公平,而非被迫服从,才会愿意试着去遵守规则。

2.只求快速解决,治标不治本。孩子闹腾、作妖的时候,父母的怒火很容易被点燃。明明规定不许乱涂乱画,可稍不留神墙上又是各种涂鸦。此时,我们只想大吼大叫,甚至胖揍一顿了事。吼叫打骂容易,效果也立竿见影,但是如果没有父母监督,这样的规矩孩子会遵守么?立规矩并不是速成的,孩子重复出现某个行为时,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背后的真实意图。比如孩子往墙上画,可能是为了表达某种不满,也可能是画的尽兴,一时忘记。速成式的立规矩,可以短暂地制止不良行为,却很难养成真正的自律。

3.一味和孩子较劲。立规矩的时候,父母最怕的是孩子哭闹不休。朋友家3岁的儿子迷上奥特曼,每次去超市,都闹着要买一个,否则就撒泼打滚,很难罢休。有一次,妈妈被缠得没辙,撂下狠话:不管你了,你留在这哭吧!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妈妈心疼又后悔,却无可奈何。立规矩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不愉快,孩子可能情绪失控、反抗激烈,这时恰恰是最需要引导的时候。父母的冷漠和表露出的抛弃态度,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为了引起关注,孩子可能会表现得越来越“坏”。控制情绪,不和孩子较劲,才不会越管越糟。

据深度育儿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