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月22日 星期

真情服务零距离 和风细雨润民心
——源汇区顺河街街道开展“四进”行动强化基层治理纪实

■本报记者 焦海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0年以来,源汇区顺河街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以纾民困、解民忧为重点,创新实施机关干部“四进”(进小区、进楼院、进项目、进企业)行动,通过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延伸服务触角,将联系服务群众从“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努力做到“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截至目前,累计为群众办理民生实事2652件,为企业解决问题226个。

走街串巷解难题

“电话前一天刚打过,你们就派人来修好了楼顶盖板,还安装了路灯和监控。没想到打2696771热线,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问题,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家住戏楼后街电力楼的蒋红涛,如今一见到戏楼后街社区工作人员,就反复说起这事,并连声道谢。

电力楼建成投用已有40多年,由于年久失修,居民颇多怨言。蒋红涛拨打“民呼我应2696771”服务热线后,社区运用“四单制”(即群众下单、小区报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积极与结对单位汇力公司党支部对接,按照群众下单需求,联系施工单位,使需求和服务无缝对接。整治后的电力楼焕然一新,居民纷纷点赞。这仅仅是顺河街街道开展“四进”行动,解难题、惠民生的一个缩影。

进小区惠民生。机关干部下沉到22个“三无”小区,通过亮身份、公开联系方式、上门征求意见等方式,及时掌握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切实做到问题发现无遗漏、治理无剩余、监管全领域、时间全覆盖。开展“五个一”活动(宣讲一次党的政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协调解决一个问题,帮扶一名困难群众,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帮助小区居民解决路面硬化、下水道疏通、小区环境治理等各类民生实事215件。

进楼院解难题。街道以“三带动”(社区党组织带动小区功能型党支部,小区功能型党支部带动党员,党员中心户带动楼栋长、热心群众)工作法为抓手,广泛动员楼院党员、热心群众参与社区工作。推行“红色物业”模式,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联动机制,先后对泰山路105号院、二针家属院等37个老旧楼院进行改造提升。

随着一件件烦心事相继解决、一件件暖心事陆续落实,美丽的民生画卷在顺河街街道徐徐展开,群众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当好企业“娘家人”

多一些服务能带来什么?在顺河街街道,机关干部“四进”行动的深入开展,换来了传统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中小企业逐步壮大,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辖区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进项目促发展。实行科级领导干部进驻项目制度,积极协助项目单位与土地、规划等职能部门对接,全面了解重点项目的手续办理、开工安排、建设进度等情况,对进展缓慢的项目逐个“会诊”,帮助解决问题。抽调骨干力量组建项目建设党小组,全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进企业促复工。开展“点对点”“一对一”帮扶活动,对辖区20家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听取诉求、征求建议,帮助企业建立党组织,引导党员在企业中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通过电话、微信和上门拜访等形式,打通商户和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渠道,有针对性地做好消防核查、消毒、援企、稳岗、扩就业等工作。

据统计,街道先后帮助3家公司申请国家扶持资金共计9万元;协助河南烁丰人力资源公司等寻找办公用房,并帮助办理营业执照、劳务派遣证等相关证件;实地走访59家企业,宣讲相关优惠政策,收集意见、建议149条,已解决问题141个。

俯下身子,耐住性子,干出样子。在顺河街街道,干部与群众、干部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心贴心交流,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民心民力,谱写了新时代幸福和谐顺河街新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