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晓龙 通讯员 薛飞)奋进2020,西城区交出精彩答卷,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势头强劲,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商务中心区建设实现赶超跨越,主导产业加速集聚,中原生态水城先行区建设走在全市前列,项目要素支撑坚实有力,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助力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2020年,西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掀起大开发热潮,城市功能日臻完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打造了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商务中心区建设实现赶超跨越,从一星级跃升至三星级,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生态水系建设成效显著,水韵花溪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我市对外推介的新名片;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形成了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推动机制,为城市发展备足了后劲。同时,西城区连续3年获得我市县级领导班子综合考评功能区第一名的好成绩,连续3年被评为我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区,两次荣获我市平安建设“三无”县区称号,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节水型城市先进单位和市级为基层减负工作突出单位、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先进县区、城市管理先进单位、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加快新城建设。商务中心区楼宇建设提速,绿地200米超高层地标等CBD表盘1主12副商务楼群已开工12栋,全区在建商务楼宇达30栋,商务中心区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投资4亿元,新建成通车11条道路,拓展路网8.7公里,拉大城市框架约12.6平方公里,全区通车道路二十多条近35公里,高铁东“八纵八横”路网形成环线,高铁西“三横三纵”路网框架已经构建,与漯河主城区、郾城区、源汇区有机连接;漯河西站、汽车长途客运站相继建成,零换乘交通体系已经构建,漯河新客运中心正在形成;城市展示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实训基地等城市功能场馆相继投用,形成漯河文化展示中心;市中心医院西城分院及市实验小学西城校区、丹江路学校、宇华实验学校、许慎幼教中心4所学校梯次投用,并持续推进新建中小学和改造提升工程,引入漯河实验小学、漯河小学、漯河三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市民之家、绿地铂骊五星酒店、集中供热项目等加快建设;古城、胡庄、杨庄安置社区全面回迁,建业森林半岛、天翼滨湖国际等7个商住社区陆续建成,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房地产项目增速明显,2020年前11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达4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9%,乐居西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打造水韵西城。注重发挥河的优势、做足水的文章、丰富绿的内涵、彰显美的特色,精准做好“河、湖、桥、绿”4篇文章,实施以水系贯穿、引水补源、桥梁打造、游园建设等为重点的统筹治理措施,倾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水城。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与省水投集团合作采用PPP模式运作西城区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累计融资30多亿元。规划建设全长18公里水韵花溪水系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6.2亿元,高铁东10公里全线贯通,高铁西8公里正在加快建设。(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