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月26日 星期

建设中华汉字文化名城 提升漯河文化软实力
——访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于林智

■本报记者 左素莉

“建设中华汉字文化名城是市委七届七次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提出打造中华汉字文化名城这一城市品牌,就是要让汉字文化成为漯河的符号,让漯河符号写满全球,以文化自信的增强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储能蓄势。”1月21日,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于林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于林智说,2019年,市委成立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工作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提出了建设“三区一中心”(中华汉字文化传承创新区、汉字文化产业发展先行区、汉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国内外知名的许慎文化研究教育传播中心)的总体目标。2020年以来,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工作指挥部把建设中华汉字文化名城作为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九大工程”之一,深入实施汉字文化传承创新、汉字文化标识体系建设、汉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汉字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五大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于林智说,2020年,我市规划实施了80个工程项目,计划投资20.4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3.11亿元。其中,盐文化小镇、食品文化小镇项目已开工建设;贾湖遗址博物馆、周彦生美术馆、石云美术馆等项目快速推进;东观许慎文化资料中心、沙澧河大二期和30个街头游园汉字文化元素植入项目、17座字圣书苑、幸福渠文字园、8座说文解字“食品安全”文化主题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游园、贾湖田园综合体一期、黉学街汉字文化一条街、河上街及受降路历史文化街区等一大批汉字文化标识性工程相继建成,汉字元素已成为闪亮的漯河符号。

于林智说,2020年,我市高规格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建立外国留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和汉字文化研究基地。积极推进全国高校许慎文化教育传播联盟建设,入盟高校和机构达80多所;开发汉字文化国学游、说文解字与汉字文化游等精品研学游学项目,承接活动106场次。面向全国举办了中华汉字文化名城LOGO征集大赛。实施许慎文化作品扶持奖励项目,创作推出歌曲《说文解字》、连环画《许慎传记》、系列剪纸《许慎与说文》等49件优秀许慎文化作品。整合特色文化资源,打造5条文旅融合线路。举办“说文学”高端论坛、“黄河有礼”漯河文创伴手礼等活动。(下转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