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俊霞)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深入纠“四风”持续转作风工作讲评推进会精神,紧盯老问题,关注新动向,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以良好作风助推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压实责任,注重教育,统筹抓好作风建设。每年年初,市交通运输局都会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年度任务。定期开展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使作风建设有关规定和要求深入人心。
党建引领,推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日常检查和集中整治相结合,严查顶风违纪违规问题。严格落实基层减负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阳光漯河”建设,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电视向群众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坚持开展“一把手”换位体验服务日活动,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持续开展“双报到”“双承诺”“双争”活动,党员干部主动到街道、社区卡点参与疫情防控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消费扶贫活动、“五美庭院”创建活动,消费扶贫金额累计达23.6万元。
围绕职能,作风建设力求实效。做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应急通行证办理,局运输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抗疫先进集体称号。包车运送返岗农民工,派驻党员干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党员干部分包创文点位,党员骨干分包出租车,助推创文工作,受到全市表彰。扎实做好结对帮扶工作,驻新店镇游庄村第一书记被市文明委授予敬业奉献“漯河好人”称号。
抓“四好农村路”创建,促乡村振兴。以通村入组工程、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美丽农村路”建设等为抓手,推动舞阳县、源汇区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临颍县争创国家级示范县,使我市创建达标比例在全省领先,实现全市两县三区1268个行政村全部通客车,全市2510个自然村全部达到省定“百县通村入组”工程畅通标准。郾城区2020年获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小沈线10公里路段荣获2020年河南省美丽农村路称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抓民生实事,促脱贫攻坚。深入推进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新购200辆新能源公交车,规划开通6条新线路,优化调整4条线路,使市内纯电动公交车达到760台、新能源公交车达到820台,城市公交线路26条,公交线路网比率由原来的62%提升至83%,实现市区任意地点500米内均可乘上公交车、最多转乘一次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抓项目建设,促交通快速发展。龙江路上跨京广铁路立交工程于2020年6月30日实现通车,高铁汽车西站于2020年8月8日正式运营,南环路修复工程完成通车,为20个挂牌督战村争取省补资金400万元,修建道路18公里,一批路桥项目即将完工。许信高速公路、G107东移工程推进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