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3月12日 星期

讲述脱贫故事 助力乡村振兴
——评扶贫题材现代戏《豆腐谣》

■张盼盼

舞阳县于2018年4月宣布脱贫“摘帽”,是全省第一个脱贫“摘帽”的省定贫困县。市戏曲创作工作室创作的大型扶贫现代戏《豆腐谣》不久前在市科教文化中心大剧院连演三场。《豆腐谣》展示并记录了我市驻村第一书记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故事,无形中承担了书写时代的重任。编剧在《豆腐谣》剧本的开篇致辞上写下了心愿:“谨以此剧献给脱贫攻坚的英雄们。”彰显了剧作者关照现实、贴近人民、为时代画像的担当作为、情怀境界。

该剧是根据我市驻村第一书记的真实故事改编,由舞阳县豫剧团创排演出,剧中主要演员高晓娜、徐素菊、殷迎钦、朱丽、卜自立、邢建东、柴海奇、马会奇均为舞阳县豫剧团的优秀演员,他们表演贴切,唱腔优美。编剧以具有漯河本地浓郁乡土气息的笔调,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底色,围绕舞阳热豆腐做文章,从两家豆腐摊的矛盾着手,向观众讲述了双龙庄第一书记田红面对三家人的恩怨纠葛,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通过支持蔡心、动员胡九、说服于仙成立了“双龙庄豆腐仙豆制品合作社”,吸纳村中闲散劳动力,团结并带领村民发展豆制品产业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故事,表现了以田红为代表的广大驻村第一书记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担当,树立了驻村第一书记舍小家、顾大家,为百姓脱贫致富殚精竭虑、笃定前行的光辉形象,展示了我市驻村第一书记们致力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成果。

关于地域风貌的展示,舞美是最直观的,也是最强烈的。《豆腐谣》的舞美设计围绕“豆腐”展开,添加一些舞阳农民画元素,让观众更深刻地了解故事所发生的背景和舞阳当地的文化;该剧舞美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突出了戏曲的写意性,给演员留下了更大的表演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编剧把情节的落脚点放在豆腐这一舞阳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文化符号上,并对豆腐制作、文化象征展开讲述,设置了田红如何利用豆腐文化集结于、胡、蔡三家之力,将豆腐转化为扶贫的抓手,帮助双龙庄的村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剧情悬念,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

《豆腐谣》人物语言整体风格朴实亲切接地气,尤其是“怼”字的多次利用,刚开始听着可能稍显土气,但是带到剧情里就很有人物性格,正所谓“喝了舞阳水,句句不离‘怼’”。

导演江团结有着丰富的戏曲舞台经验,与演员有共同语言,他对舞台上的一切都是熟悉的,知道怎样做最能抓住观众的眼和心。“黄黄豆,金光闪。水中泡,磨眼钻。火中烧,酸浆点。压不垮,抱成团。经过一番水与火,清白方正留人间”,导演对这段具有象征意义的“豆腐谣”的两次运用,令人深思、发人深省。在第二场于仙家,编导根据不同人物身份设计于仙和田红关于“真”字的对唱,于仙“真材实料不掺假,做出的豆腐白无瑕”,田红“一个真字天地大,真诚敬业能发达。方方正正有规矩,清白做人要像她”,用唱词揭示出人物的追求。导演富有表现力的、带有象征性因素的舞台样式处理,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精神生活,揭示出人物行为的哲理含义和剧作的时代内涵,不仅让《豆腐谣》演绎了一出好故事,更是通过唱词给观众以思考、以启迪、以警示。

当然,作为新作品,《豆腐谣》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戏中于仙、胡九感情线不明朗,二人原为师兄妹,现如今一个寡居、一个丧妻,互相帮衬,互相欣赏。但后来事态发展与剧中反面人物蔡心所言“旧情复发”正好契合。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倒不如直接点明二人青梅竹马,后来于父嫌弃胡九家贫,拆散二人。胡九意志消沉,沉溺饮酒麻醉自己。而后在驻村书记推动下,胡九因为于仙而戒酒、重拾豆腐技艺,努力进取,最终合作社成立与两人婚礼同时举行,双喜盈门。

《豆腐谣》通过生动感人的戏剧情节,向观众说清楚了驻村第一书记为什么扶贫、怎么脱贫、脱贫后怎么办等问题,讲明白了中国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大担当,表现出了第一书记驻村不仅仅是扶贫,更是在奏响乡村振兴之歌。《豆腐谣》这部作品的出现填补了漯河扶贫现代戏的空白,为漯河文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豆腐谣》剧照。冯瑞源 摄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